ID: 23447197

【核心素养】第2课《我们的班规我们订》第2课时 班规我们订 教学课件+教案+视频素材

日期:2025-09-27 科目:政治 类型:小学素材 查看:44次 大小:46529811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班规,视频,教案,教学课件,我们,2课时
    /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道德与法治 统编版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核心素养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小学四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 2 课《2 我们的班规我们订》第 2 课时 “班规我们订”。教材聚焦班规制订这一主题,通过对比 “老师单独制订班规” 和 “师生共同讨论制订班规” 两种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合理的班规制订途径,强调学生参与的重要性。同时,列举制订班规时的注意事项,如内容要有的放矢、需全体表决通过等,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制订方法。教材以贴近学生班级生活的实际案例为切入点,旨在让学生在实践探索中,增强规则意识,培养民主参与和自我管理能力,促进班级共同体建设 。 学情分析 经过第 1 课时的学习,四年级学生已理解班规的作用和内容范畴,但在班规制订方面仍缺乏实践经验和系统认知。部分学生可能认为班规制订是老师的事,参与意识薄弱;部分学生虽有参与热情,但缺乏理性思考和有效方法。此外,该年龄段学生自我意识逐渐增强,在讨论过程中可能出现意见分歧,如何引导学生在民主协商中达成共识,是教学中需要关注的问题 。 核心素养分析 (一)政治认同 通过师生共同制订班规的实践,让学生感受民主参与的过程,理解集体决策的意义,初步体会社会主义民主的内涵,增强对民主制度的认同感,为形成正确的政治观念奠定基础。 (二)道德素养 在制订班规过程中,引导学生从班级整体利益出发,协商讨论规则内容,培养学生尊重他人意见、公平公正、团结协作的道德品质,促进学生在班级生活中践行友善、责任等道德规范。 (三)法治观念 以班规制订为契机,渗透法治精神,让学生明白规则的制订需要遵循一定程序,规则面前人人平等,初步建立法治思维,理解个人行为与集体规则的关系,强化规则意识和法治观念。 (四)健全人格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班规制订讨论,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决策的能力。在面对意见分歧时,学会沟通、妥协与接纳,塑造自信、包容、理性的健全人格。 (五)责任意识 让学生认识到自己是班规制订的主体,对班级管理负有责任。通过参与制订过程,激发学生主动维护班级秩序、遵守班规的责任感,增强集体主人翁意识 。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理解师生共同参与制订班规的重要性,树立民主制订规则的意识。 帮助学生掌握制订班规的程序和方法,包括确定制订原则、提出具体内容、表决通过等环节。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班级责任感 。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在讨论中充分表达意见,同时学会倾听和尊重他人观点,在民主协商中达成共识,避免出现争论不休或少数人主导的情况。 指导学生结合班级实际情况,提出具体、可行、合理的班规内容,确保班规既符合班级需求,又具有可操作性 。 让学生真正理解班规制订过程中体现的民主、法治精神,并将其内化于心,转化为自觉遵守和维护班规的行动 。 教具准备 制作多媒体课件,展示两种班规制订方式的对比图片、制订班规注意事项的相关内容,以及其他班级优秀班规案例。 准备便签纸、彩笔、投票贴纸、小黑板或大白纸,用于学生记录想法、投票表决和书写班规内容。 准备模拟表决器(可用不同颜色卡片代替),增强课堂活动的趣味性和参与感 。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和设计意图 一、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展示两张图片,一张是老师独自在黑板上书写班规,学生在座位上听讲;另一张是师生围坐在一起热烈讨论。提问学生:“同学们,这两种制订班规的方式,你们觉得哪种更合理?为什么?” 引导学生发表看法,引发学生对班规制订方式的思考,从而导入本节课主题 “班规我们订”。 学生活动:观察图片,积极思考并回答问题,如 “我觉得师生一起讨论制订更好,因为这样大家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