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448878

第1章 微项目 甲醛的危害与去除

日期:2025-10-19 科目:化学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51次 大小:14028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1章,项目,甲醛,危害,去除
  • cover
微项目 甲醛的危害与去除 基础过关练 1.(教材深研拓展)甲醛与蛋白质发生如下反应而使蛋白质变性,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醛通过发生化学反应使蛋白质变性 B.发生加成反应时,只有CO键断裂 C.甲醛发生加成反应时遵循“正找负、负找正”的规律 D.化合物分子中电负性大的元素带负电荷 2.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用如下方法测定某居室空气中甲醛的含量(假设空气中无其他还原性气体)。 (1)测定原理:KMnO4酸性溶液具有强氧化性,可氧化甲醛和草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分别为                   、                    。 (2)测定装置:部分装置如图所示(a、b为止水夹)。 (3)实验步骤 ①检查装置气密性(气密性良好)。 ②用       (填仪器名称)准确量取20.00 mL 2.00×10-3 mol·L-1的高锰酸钾溶液(过量)于广口瓶中并滴入3滴6 mol·L-1的H2SO4溶液备用。 ③取2.00×10-3 mol·L-1的草酸标准溶液备用。 ④打开a,关闭b,用注射器抽取100 mL新装修的室内空气。关闭a,打开b,再缓缓推动注射器,将气体全部推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使其充分反应。再如此重复4次(共5次)。如果推送气体时速度过快,可能会产生什么不利后果                      。 ⑤将广口瓶中的溶液转入锥形瓶中(洗涤广口瓶2~3次,并将洗涤液全部转入锥形瓶)。如果没有洗涤,所测甲醛的含量将   (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⑥用标准草酸溶液滴定锥形瓶中的剩余的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记录滴定所消耗的草酸溶液体积。本实验滴定终点时的实验现象为                      。 ⑦再重复实验2次。 (4)数据处理:分别于装修完工后的第1天、第10天、第28天(室内始终保持通风换气)对室内空气进行取样,通过实验测得以下三组数据(每次实验所取的KMnO4溶液均为20.00 mL): 装修后 第n天 草酸溶液(mL) 甲醛的浓度 (mg·m-3) 1 2 3 平均值 1 14.83 14.74 14.65 14.74 10 28.18 28.26 28.28 28.24 28 49.05 48.98 48.97 49.00 利用表中数据计算第28天室内空气中甲醛浓度:   mg·m-3。 答案与分层梯度式解析 微项目 甲醛的危害与去除 基础过关练 1.B 观察题给反应可知,甲醛与蛋白质接触时有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属于化学变化,反应使蛋白质的结构发生改变,导致蛋白质变性,A正确;发生加成反应时,蛋白质分子中的N—H键也发生断裂,B错误;甲醛发生加成反应时,碳原子与带部分负电荷的氮原子结合,氧原子与带部分正电荷的氢原子结合,遵循“正找负、负找正”的规律,C正确;电负性大的元素吸引电子能力强,在化合物分子中带负电荷,D正确。 思维建模 利用电负性认识和预测物质性质 2.答案 (1)4Mn+5HCHO+12H+ 4Mn2++5CO2↑+11H2O 2Mn+5H2C2O4+6H+ 2Mn2++10CO2↑+8H2O (3)②酸式滴定管或移液管 ④甲醛吸收不充分,影响测定结果 ⑤偏高 ⑥加入最后半滴草酸溶液时溶液紫红色褪去,且半分钟内不恢复原色 (4)60.00 解析 (1)甲醛、草酸具有还原性,能被KMnO4酸性溶液氧化,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分别为4Mn+5HCHO+12H+ 4Mn2++5CO2↑+11H2O、 2Mn+5H2C2O4+6H+ 2Mn2++10CO2↑+8H2O。 (3)②高锰酸钾溶液具有强氧化性,量取KMnO4溶液不能使用碱式滴定管,应该用酸式滴定管或移液管;④推送气体过快,会导致反应不充分,影响测定结果;⑤不洗涤会造成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损失,消耗草酸的量减小,所测甲醛的含量偏高;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为紫红色,反应完全后,溶液变为无色,所以滴定终点的实验现象为加入最后半滴草酸标准溶液,溶液紫红色褪去且半分钟内不恢复原色。 (4)n(KMnO4)=0.020 00 L×2.00×10-3 mol·L-1=4.00×10-5 mol, n(H2C2O4)=2.00×10-3mol·L-1×0.049 00 L=9.80×10-5 mol,根据2Mn+5H2C2O4+6H+ 2Mn2++10CO2↑+8H2O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