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344968

14. 苏轼词二首 课件 (1)

日期:2024-06-05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61次 大小:682701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苏轼,二首,课件
  • cover
课件14张PPT。第三单元  14.苏轼词二首 背景 链接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 此词作于苏轼贬居黄州的第四年,是苏轼豪放词的代表作之一。当时苏轼与张怀民同被贬到黄州,两人的心境相同,相互交往密切。作者不仅欣赏江边的优美风景,还很钦佩张的气度。他为张所建的亭起名为“快哉亭”,并作此词。文脉 梳理课文 翻译 【作:建造。湿青红:湿润的青漆、红漆颜色。“湿”字承上“新作”,形容油漆新涂,鲜润清新。平山堂:旧址在江苏扬州西北瘦西湖北端蜀岗上,欧阳修所建。欹(qī)枕:斜躺着看风景的悠然自得的情态。杳杳:遥远迷蒙的样子。认得:体会到。醉翁:欧阳修的号。山色有无中:出自王维《汉江临泛》,形容朦胧的山色水光。“堪笑”三句:兰台公子,指战国楚辞赋家宋玉,相传曾作兰台令。他有《风赋》云:“楚襄王游于兰台之宫,宋玉、景差侍,有风飒然而至,王乃披襟而当之,曰:‘快哉此风,寡人所与庶人共者邪。’”宋玉因回答说“大王之雄风”与“庶人之雌风”截然不同。庄生:战国时道家学者庄周。《庄子·齐物论》说,“人籁”是吹奏箫笛等竹器的声音,“天籁”是发于自然的音响,即指风吹声。苏轼为亭命名“快哉”即取自《风赋》“快哉此风”句。但他认为风是自然之物,本身不应有雌、雄之别,大家都可享受。刚道:硬要说,偏说。浩然气:《孟子·公孙丑》:“吾善养吾浩然之气”,古人把这浩然之气看作是一种最高的正气和节操。快哉风:宋玉《风赋》:“有风飒然而至,王乃披襟而当之曰:‘快哉!此风。’”】背景 链接定 风 波 这首词写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这是作者被贬官到黄州的第三年。在《水调歌头》的“基本解读”中已说到,贬官黄州是作者在人生道路上第一次遭受的深重政治打击,但他能以超脱旷达的态度来对待。文脉 梳理课文 翻译 【沙湖:湖北黄冈县东南三十里处,又名螺师店。雨具先去:雨具被人先带走了。狼狈:形容处境困窘、难堪。已而:不久。吟啸:吟唱长啸,表示泰然自若的情态。芒鞋:草鞋。蓑:蓑衣,用草编制成的雨披。烟雨:烟波风雨。料峭:微寒的样子。萧瑟:风雨吹打树叶的声音。】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