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449812

1.6《校园里的植物》教学设计

日期:2025-10-02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41次 大小:28863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校园里的植物,教学设计
  • cover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小学科学 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我们周围的植物》 1.6校园里的植物 核心概念:(五)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教学目标: 1.科学观念 能说出校园里常见植物的名称及外部特征(如高矮、叶形)。 知道植物是活的,需要爱护(不拔起、不采摘)。 2.科学思维 能用简单图画或语言描述观察到的植物特点。 能通过比较发现不同植物的相同与不同(如树木与花草)。 3.探究实践 能在教师指导下用图画记录植物,并填写观察表格。 能与同学合作交流观察结果,分享发现。 4.态度责任 对观察植物产生兴趣,愿意参与校园探索活动。 学会遵守规则(如不伤害植物),培养责任感。 教学重难点: 1.重点: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记录认识校园植物的外部特征。 培养学生用图画或简单语言描述植物的能力。 2.难点: 学生可能混淆不同植物的特征(如树木与灌木的区别),需通过对比观察突破。 一年级学生注意力易分散,需设计趣味性活动(如“植物寻宝游戏”)维持探究兴趣。 教学准备: 1. 学生个人材料 观察记录单;铅笔或彩色笔;放大镜 2. 教师准备材料 校园植物实物或图片;级汇总表;“不伤害植物”提示牌 拓展活动材料(可选):家庭任务单;菜市场/田野常见蔬果图片 教学过程: 一、聚焦(约5分钟)———引入主题,激发好奇心 提问:“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来探索‘校园里的植物’。看这些图片(展示校园植物图片),它们就在我们身边。谁能告诉我:校园里有哪些植物?它们是什么样子的?今天,我们要当小科学家,去发现它们的秘密。准备好了吗?” (预设:准备好了……) 追问:我们校园里有哪些植物?它们是什么样子的?你能说出一个特点吗? (预设:学生描述性,引发学生描述性思考) 今天我们要探索什么?板书课题:《校园里的植物》 (设计意图:通过提问和展示校园植物图片,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植物。让学生描述植物的样子和特点,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描述能力。板书课题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为接下来的探究活动做好铺垫。这样的导入环节能够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同时也为后续的观察和记录活动打下基础) 二、探索(约15分钟)———动手观察,记录特征 1.“现在,我们分成小组,每组拿记录夹、笔和观察表(表格包括:植物名称、高度、叶子形状)。我们去校园观察:不要伤害植物哦!任务:找出植物的特征,比如‘它有多高?叶子是什么形状?’开始吧! (教师巡回指导,提示安全)” (预设:学生理解接下来分组活动在校园观察植物,用图画/文字记录特征(高度可用简单参照物如“比桌子高”描述,叶子形状用“圆形”“长条形”等词)。 如何描述这棵植物的高度? (预设:比桌子高、可以用尺子……引导测量思维) 叶子是什么形状?你能画出来吗? (预设:学生临摹描边画图,培养观察技能) (设计意图:通过分组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自主探究能力。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植物特征,发展他们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三、研讨(约15分钟)———分享发现,讨论异同 1.“时间到,回教室!请小组填写表格并分享:你们观察到了什么? (预设:学生分享) 太棒了!大家发现有些植物高、叶子形状不同。现在讨论:今天认识了哪些植物?有什么新发现?为什么植物需要爱护? (预设:学生小组讨论,并随机抽选学生进行回答) 你们观察到了哪些相同点?为什么有些叶子形状不同? (预设:叶子都是绿色的、很多叶子都有尖尖的形状……促进比较推理) 有什么新发现?遇到了什么新问题? (预设:有些植物太干了死了,在观察时踩到了植物……鼓励反思) 为什么我们要爱护植物? (预设:植物好看、有光合作用、净化空气……渗透价值观)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分享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