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452697

2.1《我们的身体》教学设计

日期:2025-09-18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76次 大小:113376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我们的身体,教学设计
  • cover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小学科学 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我们自己》 2.1我们的身体 核心概念:(五)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教学目标: 1. 科学观念 学生能说出人体的主要外部结构(如头、颈、躯干、四肢)。 学生能初步感知身体是生命活动的基础(如通过跑步、听声音等活动体会身体的作用)。 2. 科学思维 学生能通过观察和比较(如人与动物身体结构的异同),简单描述身体的特征。 学生能用画图或语言表达对身体结构的初步认识。 3. 探究实践 学生能通过听声音、摸骨头等活动,体验探究身体的方法。 学生能完成简单的身体结构记录(如贴图或画图)。 4. 态度责任 学生能积极参与观察和讨论,对探索身体产生兴趣。 学生能爱护自己的身体,养成健康生活的意识(如通过“锻炼身体”的引导)。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认识人体的主要外部结构(头、颈、躯干、四肢),并能用语言或图画表达。 通过观察和体验活动(如听声音、摸骨头),初步感知身体的功能。 教学难点 用简单的语言或图画描述身体结构(一年级学生语言表达和绘画能力有限)。 理解身体各部分的功能(如“锻炼身体”与健康的关系,需要结合生活经验引导)。 教学准备: 1.身体结构记录单,让学生画出或粘贴身体部位(如头、颈、躯干、四肢);可提前打印带卡通人物轮廓的记录单(如第3张图的小女孩示例),降低绘画难度。 2.身体部位贴图或卡片,准备可撕贴的身体部位图片(头、手、脚等),让学生在记录单上匹配粘贴。 3.播放人体内部声音的音频(如呼吸声、心跳声),或用简单道具模拟(如捏塑料袋模拟呼吸声)。 4.“让光透过手指”实验材料,手电筒(或手机闪光灯)和白纸,让学生观察手指透光现象,感知身体结构。 5.“摸骨头”体验材料,准备人体骨骼模型(简易版)或触摸板(标出骨骼位置),让学生触摸感受。 教学过程: 一、 聚焦:唤醒认知,明确主题 (约5分钟) 1.“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要一起探索一个非常神奇的东西,它每时每刻都陪伴着我们,猜猜是什么?” (稍作停顿,引导思考) “对了,就是———我们的身体!” 2.:你知道我们的身体有哪些重要的组成部分吗? (预设:学生说出前概念,比如眼睛、鼻子……) (播放简短、突出主要结构的动画视频) 3.追问:“视频里,你看到了哪些身体部位?” (预设: 观看视频,积极回答看到的身体部位(头、手、脚、眼睛、鼻子、腿等)。) (设计意图:通过一系列精心设计的活动,旨在激发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兴趣,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同时,通过互动和讨论,激活学生们关于身体部位的先前知识和经验,为后续的结构化认知和深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 探索:亲身体验,建构新知 (约20分钟) 1.(观察与指认):让我们仔细看看这幅图(展示人体结构图),谁能指出并说出我们身体主要分成哪几个大的部分? (预设:学生关注头、颈、躯干、四肢的整体划分) 指令:“现在,请大家站起来!指一指你自己的头在哪里?颈在哪里?躯干在哪里?胳膊和腿(四肢)又在哪里?” (预设:教师同步示范) 3.(功能体验):这些身体部位有什么作用呢?我们来体验一下! 心脏:“我们身体里有个小‘发动机’,一直在工作,猜猜是什么?” (预设:学生回答心脏) 4.追问:“听听它的声音!” (分发听诊器,指导安全使用) :你听到了什么?感觉它在做什么? (预设:学生用听诊器听声音,并猜测心脏在跳动) (功能体验骨骼): “摸摸你的手臂,里面硬硬的是什么?” (预设:学生摸自己的手臂骨) 6.追问:骨头藏在里面,它有什么用? (预设:支撑、保护) 7.(观察比较):小猫小狗的身体和我们一样吗?看看这些图片(展示猫狗图片),它们有头、颈、躯干、四肢吗?具体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预设:引导学生观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