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灵动的龙》教案 学科 小学美术 年级册别 一年级上册 共1课时 教材 人教版 授课类型 新授课 第1课时 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 《灵动的龙》是人教版小学美术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龙的传人”中的第4课。教材围绕“龙”主题,从传说故事引入,展示不同艺术形式中龙的形象,设置创作活动,培养学生美术素养。 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好奇、想象力丰富,但对龙文化认知浅。美术技能处于涂鸦向象征期过渡,造型表现能力待提升。教学要采用生动直观方法,引导学生参与学习,提高美术能力。 课时教学目标 审美感知 1. 能感受不同艺术形式中龙形象的美,提高审美鉴赏力。 2. 体会龙造型与色彩搭配展现出的灵动与活力。 艺术表现 1. 能用简单线条描绘龙的基本形状,掌握绘画技巧。 2. 尝试运用色彩表现龙的特点,提升色彩运用能力。 创意实践 1. 发挥想象力,创作独特姿态的龙作品。 2. 能在创作中解决造型与色彩搭配问题。 文化理解 1. 了解龙的起源、发展及象征意义,增强民族自豪感。 2. 认识龙文化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 深入了解龙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 2. 掌握龙的基本造型特征,准确描绘龙头、龙身、龙爪、龙尾。 3. 学会用简单线条表现龙的形态,体现灵动之感。 难点 1. 在绘画中表现出龙的灵动姿态和精神气质。 2. 运用色彩突出龙的特点,使画面有感染力。 3. 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创作独特风格的龙作品。 教学方法与准备 教学方法 情境探究法、讲授法、合作探究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绘画工具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新课 讲述故事 (1) 老师富有激情地讲述:“同学们,在上课之前,老师要给大家讲一个有趣的故事。很久很久以前,人间遭遇了大旱灾,河流干涸,庄稼都快渴死了。就在人们万分焦急的时候,突然天空中乌云密布,一条威风凛凛的巨龙出现了。它摆动着长长的身体,张开大口,吐出了倾盆大雨,拯救了大地和人们。” (2) 讲完故事后,用温和的语气提问:“大家在生活中有没有听说过关于龙的故事呀?”鼓励学生积极举手。 (3) 当学生举手后,微笑着邀请几位同学:“请你来和大家分享一下你知道的龙的故事。”认真倾听学生的分享。 (4) 对学生分享的故事给予肯定和赞扬,如“你讲得真生动,让我们仿佛看到了龙的神奇”。 (5) 引导学生思考龙在故事中的作用,提问:“在这些故事里,龙都做了什么呀?” (6) 总结学生的回答,强调龙在故事中的重要性:“看来龙在故事里总是能发挥很大的作用,给人们带来希望和帮助。” (7) 自然地引出龙在中华民族文化中的地位,说:“龙在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里可有着特殊的地位呢!从古到今,龙一直都是我们崇拜和喜爱的形象。” (8) 板书课题“灵动的龙”,同时说:“今天,咱们就一起走进龙的世界,去探索《灵动的龙》的奥秘。” 1. 认真倾听老师讲的龙的故事。 2. 积极思考并举手分享自己知道的龙的故事。 3. 仔细倾听其他同学的分享。 4. 参与老师引导的关于龙在故事中作用的讨论。 评价任务 故事分享: 思考参与: 倾听表现: 设计意图 通过讲述故事,激发学生对龙的兴趣,引导学生分享故事,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自然引出课题,为后续学习做铺垫。 新授环节 活动一:龙的文化探索 引导思考 (1) 微笑着问学生:“同学们,龙在我们中国已经存在了很久很久,它有着丰富的文化意义。大家想一想,在哪些地方能看到龙的身影呢?”鼓励学生积极思考。 (2) 当学生回答后,给予肯定和补充,如“你说得很对,春节的舞龙表演确实能看到龙,除此之外,像故宫的龙雕也很有名。” (3) 详细介绍龙在古代与皇帝的关系:“在古代,龙是皇帝的象征,皇帝被称为‘真龙天子’,他们穿的衣服上绣着龙,住的宫殿里也到处都是龙的图案。这代表着皇帝至高无上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