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9课 对外开放 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 第一篇章 经济特区显威力 ———对外开放第一步 大跃进 人民公社化 文化大革命 经济崩溃的边缘 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中国在西方国家产业革命以后变得落伍了,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闭关自守。经验证明,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可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当然,像中国这样大的国家搞建设,不靠自己不行,主要靠自己,这叫做自力更生,但是,在坚持自力更生的基础上,还需要对外开放,吸收外国的资金和技术来帮助我们发展。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历史的教训 时代的呼唤 对外开放 已经迫在眉睫。 第一环节:(问题思考) 我是小小诸葛亮 有问题我来解 温馨小提示: 1、自主思考5分钟,理清思路。 2、同桌之间交流1分钟。 3、注意倾听,并能对发言内容进行补充、质疑、评价。 问题:1、新时期我国的对外开放以什么方式迈出了第一步? 2、这种方式是谁提出来的? 3、发生在哪一年? 4、当时开放了哪些地方? 深圳 珠海 汕头 厦门 1、说一说,新时期(1980)年)我国兴办了哪些经济特区?这些经济特区在地理位置上有什么特点? ①临近港澳台,靠近国际市场 ②地处沿海,交通便利 ③是著名的侨乡,历史上与海外有密切交往,有利于吸引侨资 ④有广阔的经济腹地可依托 邓小平曾如此解释“出牌顺序”:“为什么我考虑深圳开放?因它对着香港;开放珠海,是因为它对着澳门;开放厦门,因为它对着台湾, 开放海南、汕头,因为它们 对着东南亚……” 材料一 除投资规模在一亿元以上项目要报国务院审批,轻工业投资 3000万元以上……其余项目不需国家综合平衡,特区可以自己审批。 --《六十年国事纪要》 材料二 第十三条 特区企业进口生产所必需的机器设备……,免征进口税…… 第十四条 特区企业所得税税率为百分之十五。对技术性较高、 资金周转期较长或……的企业,给予特别优惠待遇。 第十八条 凡来往特区的外籍人员……,出入境均简化续,给予方便。 --《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 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 允许外国企业或个人以及华侨、港澳同胞进行投资活动。 进出口、减免税等方面提供优惠条件。 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不是政治上的特殊 2、结合材料回答:经济特区“特”在何处? 轻松过关 1、1979年4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广东省委负责人提出在邻近香港、澳门的部分地方兴办出口加工区,邓小平明确指出 ,中央可以给特殊政策,你们自己搞。此后我国对外开放迈出的第一步是( ) A设立经济特区 B.开放沿海城市 C.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 D.设立自由贸易试验区 A “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不仅在经济方面、培养人才方面使我们得到好处,而且会扩大我国的对外影响。”———《邓小平文选》 设立经济特区,对引进外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国内进一步改革,扩大对外交流,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4、思考:经济特区的成功,对我国经济的发展起了怎样的作用? “排头兵”成为全国外向型经济发展排头兵 “突破口”对沿海地区的探索和示范作用 “试验田”为全国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宝贵经验 经济特区也是对外的窗口,可以扩大我国的对外影响,有助于世界了解我国改革开放的政策。 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 3、深圳地位 在对外开放的十余年间,平均每6天就有一座新厂房落成,每11天就有一种新产品问世,这就是所谓的“深圳速度”。 改革开放后的深圳 1979年的深圳 “一夜崛起的城市” 有一种速度叫“深圳速度”! 1984年邓小平题词: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 2.经济特区的创办使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