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459410

大单元复习卷(二)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学生版+教师版)2025-2026学年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日期:2025-09-20 科目:地理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59次 大小:136186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八年级,人教,地理,学年,2025-2026,教师
    大单元复习(二)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体系脉络构建 考点 核心突破 考点一 地形 链接|学法指导 1.我国主要地形区的分布及三级阶梯分界线: 2.巧选参照物,判断地形区: (1)运用大的河流作为参照物。例如,黄河呈“几”字形,黄河“几”字形以北为阴山山脉,以南为秦岭,以东为太行山脉,以西为贺兰山、祁连山脉。 (2)地形区互为参照物。例如,天山山脉以北是准噶尔盆地,以南是塔里木盆地。   [典例]地形特征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下图为中国地势三级阶梯示意及沿北纬36°线地形剖面图。读图,完成1~3题。 1.北纬36°纬线自西向东依次穿过的地形区有( ) A.青藏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 B.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青藏高原 C.华北平原、黄土高原、青藏高原 D.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 2.我国地势特征是( ) A.地势东高西低,大致呈阶梯状分布 B.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C.地势西高东低,大致呈阶梯状分布 D.地形单一,以高原为主 3.我国地势特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是( ) A.有利于海洋湿润气流向陆地深入,形成降水 B.许多大江大河自东向西奔流入海,沟通东西交通 C.阶梯内部落差巨大,水能资源丰富 D.冬季冷空气无法影响东部沿海地区   [变式](跨学科·地理与语文)唐代人李白不仅是一位浪漫主义诗人,也是一个“旅行者”。在旅行过程中,他写下了许多美丽的诗篇。下图示意李白行走足迹,完成4、5题。 4.李白的足迹集中在我国( ) A.地势的第一级阶梯 B.地势的第二、第三级阶梯 C.秦岭-淮河以北地区 D.少数民族集中分布区 5.“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渝州,即重庆)主人公乘船可能穿越的山脉是( ) A.太行山 B.南岭 C.祁连山 D.巫山 考点二 气候 链接|学法指导 1.分析影响我国气候的因素: (1)气温:如果两地纬度差异较大,则主要考虑纬度因素的影响(南高北低),即“一南一北看纬度”;如果两地位于同一纬度,则主要考虑地形差异,一般平原、盆地气温较高,山地、高原气温较低。 (2)降水方面:如果两地海陆位置差异较大(一个距海较近,一个距海较远),则主要考虑海陆位置的影响,一般距海近的地区降水多,距海远的地区降水少;如果两地海陆位置一致(都距海较近,或都距海较远),则主要考虑地形的影响,一般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2.我国气候类型的分布及成因:   [典例]读大兴安岭两侧自然条件示意图,完成1~3题。 1.甲地所处的地形区是( ) A.黄土高原 B.内蒙古高原 C.华北平原 D.东北平原 2.与甲地气候相比,乙地气候特征是( ) A.年降水量多 B.降水季节变化小 C.夏季气温低 D.大陆性强 3.造成甲、乙两地降水量产生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人类活动 B.纬度 C.植被 D.地形地势   [变式](跨学科·地理与诗词)古诗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我们从中可以领悟诗词的内涵,发现诗词中的地理知识,更加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据此完成4、5题。 4.唐代诗人白居易在《大林寺桃花》中写道:“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这首诗主要体现了( ) A.气温的水平差异 B.气温的垂直差异 C.降水的水平差异 D.降水的垂直差异 5.下列诗句,描写夏季景象的是( ) A.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B.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C.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D.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考点三 河流与湖泊 链接|学法指导 1.水文特征的描述: 2.湖泊: 3.长江: 4.黄河: [典例]1.读长江、黄河水系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长江、黄河共同发源于 (地形区),两条大河流向均为 。 (2)长江中上游因水能资源丰富,建成世界最大的“ ”;而黄河上游因黄河水灌溉塑造了① 平原和② 平原,成为著名的“塞外江南”。 (3)夏秋季节,长江中下游洪涝灾害频发。为提高鄱阳湖的调蓄能力,下列措施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