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3.2走进敦煌风成地貌的世界 一提起敦煌,大家就会不约而同地想起敦煌莫高窟,想起鸣沙山和月牙泉。 你知道鸣沙山属于什么地貌类型吗?你知道敦煌附近的魔鬼城是怎么形成的吗? 课标解读 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识别3-4种地貌,描述其景观的主要特点。 【课标呈现】 1.通过视频、图片,从区域视角说出敦煌的地理位置及气候特征。 2.以敦煌魔鬼城和鸣沙山沙丘为例,分析和识别风成地貌的类型、特点、形成过程。 3.合作探究讨论风沙活动对人类的影响,以及人类如何治理风沙危害。 【学习目标】 敦煌概况 地理位置:敦煌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处河西走廊西端,位于甘肃、青海、新疆三省区的交汇处,西面是沙漠,与罗布泊相连,北面是戈壁,与天山余脉相接。 温带大陆气候:气候干燥,全年降水量40毫米左右,年蒸发量超过2400毫米; 太阳辐射强,昼夜温差大,日照时间长。四季分明,春季温暖多风,夏季酷暑炎热,秋季凉爽,冬季寒冷。 敦煌 主要包括石芽、溶沟、石林、峰丛、峰林、孤峰等。 (一)从“魔鬼城”说风蚀地貌 风蚀垄:长条形 风蚀柱:垂直裂隙发育的岩石或土体,孤立的石柱 主要包括石芽、溶沟、石林、峰丛、峰林、孤峰等。 (一)从“魔鬼城”说风蚀地貌 风蚀蘑菇:头大、身小的形态,状如蘑菇 风蚀雅丹:垄槽相间垄脊高度和长度不一,走向与主风向一致,沟槽内常有沙子堆积 主要包括石芽、溶沟、石林、峰丛、峰林、孤峰等。 (一)从“魔鬼城”说风蚀地貌 风蚀城堡:形似城堡 风蚀壁龛:陡峭的岩壁遭受风蚀后,岩壁表面形成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的凹坑,呈现出蜂窝状形态。 主要包括石芽、溶沟、石林、峰丛、峰林、孤峰等。 (一)从“魔鬼城”说风蚀地貌 风蚀雅丹:垄槽相间垄脊高度和长度不一,走向与主风向一致,沟槽内常有沙子堆积 风向 雅丹地貌:广义指干旱区的风蚀地貌,狭义指风蚀作用形成的垄槽相间的地貌。垄槽的延伸方向与风向平行。 (一)从“魔鬼城”说风蚀地貌 中国的雅丹地貌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 在我国,雅丹地貌主要分布在新疆塔里木盆地东缘的罗布泊 、哈密盆地、疏勒河中下游地区以及柴达木盆地的西北部等地,总面积约2万平方千米。 主要包括石芽、溶沟、石林、峰丛、峰林、孤峰等。 (一)从“魔鬼城”说风蚀地貌 ①湖泊底部泥沙沉积,形成沉积岩 ②地壳运动,气候干旱,湖底干涸,沉积岩层裂隙发育 ③风沿着裂隙吹蚀,裂隙不断扩大,形成一道道垄槽相间的雅丹地貌或风蚀柱 主要包括石芽、溶沟、石林、峰丛、峰林、孤峰等。 (一)从“魔鬼城”说风蚀地貌 ①突起的孤立岩石,岩性上硬下软,由于近地表风中含沙砾较多,磨蚀力较强;②距地面越高,风中含沙量较少,磨蚀力越弱; ③岩石基部受风蚀作用强,顶部受风蚀作用弱,逐步形成上部宽大、下部狭小的形态。 主要包括石芽、溶沟、石林、峰丛、峰林、孤峰等。 (一)从“魔鬼城”说风蚀地貌 ①吹蚀作用:风吹经地表,带走细颗粒物,对地面造成了破坏。 ②磨蚀作用:风携带砂粒,对经过的物体进行磨蚀破坏。 洼地达一定深度后,或遇坚硬岩层,或近地下水位,都不利于继续加深,故风蚀洼地通常很浅。风蚀洼地与盆地深度低于地下水位时,地下水可流出地面聚积成湖,称为风蚀湖。 主要包括石芽、溶沟、石林、峰丛、峰林、孤峰等。 (二)从鸣沙山看风积地貌 金字塔形沙丘:多个风向共同作用的结果 沙垄:顺风向呈长条状延伸的沙丘 主要包括石芽、溶沟、石林、峰丛、峰林、孤峰等。 (二)从鸣沙山看风积地貌 新月形沙丘:沙丘的最基本形态,是单一风向下形成的风积地貌 新月形沙丘链:多个新月形沙丘连在一起形成的沙丘链,沙丘链的延伸方向与盛行风风向大致垂直。 新月形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