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1《迷娘(之一)》练习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又一个五月之夜 【俄】 费特 多美的夜色!温馨笼罩了一切! 午夜时分亲爱的家乡啊,谢谢! 挣脱冰封疆界,飞离风雪之国, 你的五月多么清新,多么纯洁! 多美的夜色!繁星中的每颗星, 重新又温暖柔和地注视着心灵, 空中,尾随着夜莺婉转的歌声, 到处传播着焦灼,洋溢着爱情。 白桦期待着,那半透明的叶子, 腼腆地招手,抚慰人们的目光。 白桦颤动着,像婚礼中的新娘, 既欣喜又羞于穿戴自己的盛装。 啊,夜色,你温柔无形的容颜, 无论什么时候都不会让我厌倦! 唱着情不自禁的,最新的歌曲, 我又一次信步来到了你的身边。 1.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景色?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2.本诗第一节和第二节均以“多美的夜色”开头,二者的作用相同吗? 3.诗的第三节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刻画白桦树?这样写可以收到怎样的表达效果?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矮小的白桦树 【苏联】叶夫图申科 刘文飞译 我们是矮小的白桦树, 我们像一根根尖刺, 死死地扎进你们严寒的指甲缝。 永冻带的王国 带来各种愚昧, 为了把我们压得更低。 巴黎的栗树,你们奇怪吗, 傲慢的棕榈,你们痛苦吗, 看到我们躬身? 时装的卫士,你们忧愁吗, 见我们全都是夸西莫多? 你们温暖舒适, 我们有公民的勇敢, 你们忧伤而又庄重, 送来了道德的支撑。 我们的同行,你们认为 我们不是残疾树, 可绿叶虽然不美, 冰雪中却是攻击的旗帜。 谢谢!无论如何, 我们坚守在天空下, 当我们受到野蛮的欺辱, 并未见你们的道德支撑。 当然,你们比我们自由, 我们的根却扎得更深。 当然,我们不在巴黎, 但在寒带我们却价值更高。 我们是矮小的白桦树。 我们狡猾地搔首弄姿, 可这只是虚情假意。 依恋也是一种不屈的姿势。 我们残疾地躬身, 可我们相信永冻带并不永冻, 这头怪兽会被赶走, 我们将获得匀称的权利。 但如果气候变化, 我们的枝丫 能否接受自由的形状? 我们已经习惯了丑陋。 这让我们深深地痛苦, 严寒始终在将我们折磨。 可我像尖剌死死地站着, 我们是矮小的白桦树。 1966年 (有删改) 4.下列对本诗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死死地扎进你们严寒的指甲缝”中的“严寒的指甲缝”这一短语,形象地表明了白桦树生存环境的恶劣。 B.“我们不是残疾树,/可绿叶虽然不美,/冰雪中却是攻击的旗帜”,强调“我们”并不在意外表。 C.“当我们受到野蛮的欺辱,并未见你们的道德支撑”,意在谴责“巴黎的栗树”和“傲慢的棕榈”。 D.在诗人的眼中,和栗树、棕榈相比,矮小的白桦树根扎得更深,在寒带的价值更高。 5.下列对本诗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巴黎的栗树,你们奇怪吗,/傲慢的棕榈,你们痛苦吗,/看到我们躬身?”用了呼告、拟人的手法,表达了对这些“时装的卫士”的质问。 B.“时装的卫士,你们忧愁吗,/见我们全都是夸西莫多?”句中的“时装的卫士”外表光鲜,而“夸西莫多”外表丑陋,两者形成鲜明对比。 C.“见我们全都是夸西莫多”一句中,把矮小的白桦树比作雨果《巴黎圣母院》中的敲钟人夸西莫多,生动形象。 D.“但如果气候变化,/我们的枝丫/能否接受自由的形状?”一句使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为文章奠定了一种激昂的感情基调。 6.诗中所写的矮小的白桦树有什么特点?请简要概括。 7.作者在刻画矮小的白桦树这一形象时运用了什么描写手法?请简要分析。 二、语言文字运用 8.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迷娘》(之一)是一首真挚的抒情诗,是一幅 ① 的水墨画,是一支撩人心弦的思乡之歌。它给人以深沉的美感享受, ② 在世界优秀的古典诗歌中,如此凄艳感人的作品也是少见的。它的成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