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346875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第25课《诗词曲五首》教案设计及备课资料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39次 大小:4407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人教,语文,八年级,25课,诗词曲五首,教案
  • cover
第25课 诗词曲五首 教学目的 1.了解五首诗的作者生平及相关的背景知识,背诵五首诗。 2.了解五首诗的思想内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课时:3课时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背诵《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赤壁》并加以鉴赏。 教学内容与步骤 学习《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情景激趣 唐代著名诗人刘禹锡从小爱下围棋。与专教唐 德宗太子下棋的棋待诏王叔文很要好。太子当上皇帝后,他的教师王叔文组阁执政,就提拔棋友刘禹锡当监察御史。 刘禹锡因参加王叔文“永贞革新”运动而被贬到 连州,好容易等到10年后,他奉诏回到长安,因游玄都观,写下了《赠看花诸君子》一诗:“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他以玄都观比当时的朝廷,以“轻薄桃花”讽刺满朝中红极一时的权贵都是自己被贬后才爬上去的。刘禹锡因诗获罪,再次被贬到更荒远的播州去当刺史。14年后诗人再一次被召回长安,他又写了《再游玄都观》:“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种桃道士归何处 前度刘郎今又来!”诗人以嘲讽的口吻表示对政敌的蔑视,显示了他坚持真理、顽强不屈的精神。据说本诗再次引起执政者的不悦,刘又遭贬谪。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是刘禹锡被罢和州 刺史后回归洛阳,途经扬州与被罢苏州刺史后也回归洛阳的白居易相会。两人天涯沦落人,惺惺相惜。在酒席上,白居易吟诗《醉赠刘二十八使君》相赠。 醉赠刘二十八使君 白居易 为我引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 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 诗中自居易对刘遭贬表示了同情和不平,刘写此诗回赠白居易。这首诗同样表现了诗人意志不衰、坚韧不拔的气概。 探究生趣 第一步,泛读课文。指导学生 阅读时,要求结合注释,梳理诗意,将课下重要注释简化后移到课文相关位置处。用(1,2,……)标出诗内层次,批注自己的阅读感受,列出不懂之处。 一、在阅读过程中校正读音,积累词语: 酬:答谢,酬答,这里是指以诗相答的意思。用诗歌赠答。 乐天:指白居易,字乐天。 见赠:送给(我)。 置:放置。弃置:贬谪(zhé)。 怀旧:怀念故友。 吟:吟唱。 到:到达。 翻似:倒好像。翻:副词,反而。 沉舟:这是诗人以沉舟、病树自比。 侧畔:旁边。 长(zhǎng)精神:振作精神。长:增长,振作。 二、整体理解 首联:长期遭贬,凄凉沦落。 颔联:怀念故友,世事全非。 颈联:自己沉沦、新贵得势。 尾联:好友赠诗,振奋精神。 第二步,背诵课文,梳通诗意 1.抽学生叙述诗 2.老师评点强化 白话译文 在巴山楚水这些凄凉的地方,度过了二十三年沦落的光阴。 怀念故友徒然吟诵闻笛小赋,久谪归来感到已非旧时光景。 沉船的旁边正有千帆驶过,病树的前头却是万木争春。 今天听了你为我吟诵的诗篇,暂且借这一怀美酒振奋精神。 第三步,背诵诗歌,个性解读 1.作者借“烂柯人”这个典故,有怎样的表达作用? 明确:抒发了世事沧桑,人事全非,暮年返乡恍如隔世的心情。 补充资料: 烂柯人:指晋人王质。相传晋人王质上山砍 柴,看见两个童子下棋,就停下观看。等棋局终了,手中的斧柄(柯)已经朽烂。回到村里,才知道已过了一百年。同代人都已经亡故。 2.“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两句诗历来为人称道,你是怎样理解的? 明确:作者用“沉舟”“病树”比喻久遭贬谪的诗人自己,用“干帆”“万木”比喻在他谪居他乡之后那些仕途得志的新贵们,表达了自己的愤慨。 表达了深刻的哲理。说明事物是发展变化的,腐朽的事物一定要被新生事物代替的真理,我们应有积极的人生态度和为真理而战斗的精神。 3.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请结合诗句分析: 明确:有对自身遭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