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469001

21《古诗词三首-枫桥夜泊》课件

日期:2025-10-01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39次 大小:9426017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古诗词三首-枫桥夜泊,课件
  • cover
(课件网) 枫桥夜泊 “君道姑苏见,人家尽枕河” 白墙黛瓦,青砖绿野,道不尽的是岁月悠悠。 小桥流水,乌篷轻摇,述不完的是人生闲适。 苏州———这座典型的江南水乡,自古以来就为文人墨客所倾爱。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苏州、走进张继,看看他在这座城市抒怀了什么情感! 知诗人 张继(生卒年不详)字懿孙,汉族,湖北襄州人。唐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约公元753年前后在世,与刘长卿为同时代人。他的诗爽朗激越,不事雕琢,比兴幽深,事理双切,对后世颇有影响。但可惜流传下来的不到50首。他的最著名的诗是《枫桥夜泊》。 张继 知背景 拓展 寒山寺位于苏州市姑苏区,始建于南朝萧梁代天监年间,初名“妙利普明塔院”。寒山寺属于禅宗中的临济宗。唐代贞观年间,当时的名僧寒山、希迁两位高僧创建寒山寺。 解诗题 苏州城外的单孔石桥 停靠在岸边 诗题意思:夜晚将船停靠在枫桥下的岸边。 听示范朗读,画出节奏。 读诗文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枫桥夜泊 【唐】张继 / / / / / / / /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枫桥夜泊 【唐】张继 1.自由读诗歌,要求:读准字音,把诗读正确,读通顺。 2.结合书中的注释,试着说一说诗的大意。 再读诗文 泊 bó 我会写 pō 释义: 1.停船靠岸。 2.停留;暂住。3.恬静。 释义: 1.湖泽。 (停泊、漂泊) (湖泊、水泊) 愁 chóu 我会写 释义 1.忧愁;忧虑。2.忧伤苦闷的心情。 乡愁 忧愁 寺 sì 我会写 释义 1.古代官署名。2.佛教的庙宇。3.伊斯兰教徒礼拜、讲经的处所。 寺庙 寺院 词语解释 霜满天 是空气极冷的形象语。 渔火 渔船上的灯火。 姑苏 苏州的别称。 夜半钟声 佛寺有半夜敲钟的习惯。 乌啼 一说为乌鸦啼鸣,一说为乌啼镇。 对愁眠 伴愁眠之意。 知诗意 月落乌啼霜满天, 诗意:月亮已落下乌鸦啼叫寒气满天, 圈出这句话的景物,说说你仿佛看到什么?听到什么? 看到 看到 听到 月亮渐渐地落下,天地之间,一片幽暗,一片朦胧。周围的雾气像寒冷的冰霜一样从四面八方侵袭过来。几声凄厉的乌啼,打破了夜的沉寂,反而使得茫茫秋夜更加沉寂。(反衬) 江枫渔火对愁眠。 诗意:面对江边枫树与船上渔火,我忧愁难眠。 知诗意 圈出这句话的景物,说说你仿佛看到什么? 看到 一阵阵秋风吹过,你看那江边的经霜的枫树火红火红的,枫叶在瑟瑟的秋风中摇晃,陪伴着渔船上忽明忽暗、时隐时现的渔火。 诗人为什么而愁? 交流讨论 俗话说天黑怕鬼,诗人心中的“鬼”是什么?是他的仕途得失、宦海沉浮?还是家事索怀、亲朋离散?诗中没说,不得而知。但诗人无心欣赏夜景、孤独难眠,我们不难想象他心中之愁。郁结难抒,确实不是言语说得清的。从他害怕乌啼,我们可以觉察他心中一定有什么事(或人)令他担心,以至乌鸦的啼叫声也令他心烦意乱。霜,是诗人描绘的这幅秋江月夜图的组成部分。玉屑般的飞霜给人一种素雅高洁的美感,然而和“乌啼”“愁眠”联系起来理解,这霜就有点“不妙”了。既然诗人听到乌啼已感意乱,那么飞霜岂不是令他心寒吗?意乱心烦自是他“愁眠”之因了。 姑苏城外寒山寺, 诗意:姑苏城外那寒山古寺, 知诗意 在诗人正愁闷的时候他又看到了什么? 夜半钟声到客船。 诗意:半夜里敲响的钟声传到了我乘坐的客船。 知诗意 在诗人忧愁之际,他听到了什么? 夜,静得可怕,静得令人难以入睡。在暗夜中,人的听觉升居为对外界事物景象感受的首位。而静夜钟声,给予人的印象又特别强烈。这样,“夜半钟声”就不但衬托出了夜的静谧,而且揭示了夜的深永和清寥,而诗人卧听疏钟时的种种难以言传的感受也就尽在不言中了。 以动衬静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