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472885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自然地理基础5.1自然环境的整体性教学课件(共35张PPT)

日期:2025-10-02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22次 大小:1897932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人教,自然环境,PPT,35张,教学课件,整体性
  • cover
(课件网) 新课导入 问题 材料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被誉为“天下第一奇山”的黄山,不仅山峰险峻、秀美,而且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闻名。地质、地貌、生物、大气、水等其中一项特色突出的山,就能美名远扬,而黄山松、石、云、泉俱绝。 黄山拥有“四绝”的神奇组合是偶然现象吗? 你能对这种神奇组合做出解释吗? 图5.1 黄山景观 整 自 环 的 然 境 体 性 区域认知 观察当地野外地理景观,说出自然环境的组成要素。 地理实践力 举例说明、分析自然环境要素组成及特点。 人地协调观 结合实例,理解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对人类活动的启示作用。 综合思维 结合资料,分析自然环境的整体性表现。 核心素养 目录 CONTENTS 学习目录 一、自然环境要素间的物质和能量交换 二、自然环境的整体功能 三、自然环境的统一演化和要素组合 四、自然环境对干扰的整体响应 1 自然环境要素间的物质和能量交换 (一) 自然环境的组成要素及其关系 由大气、水、土壤、生物、岩石、地貌等要素组成。 大气 水 土壤 生物 岩石 地貌 相互渗透、相互制约、相互联系 大气 岩石 动物(生物) 植物(生物) 土壤 水 地形 (一) 自然环境的组成要素 相互渗透、相互制约、相互联系 (二)自然界物质循环 水循环 大气 大气 陆地 海洋 水汽 输送 径流 输送 降水 蒸发 降水 蒸发 生物循环 植物 微生物 环境 动物 岩石圈循环 岩浆岩 变质岩 沉积岩 岩浆 进行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形成一个相互渗透、相互制约和相互联系的整体。 通过光合作用,植物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放出氧气。 通过降水,土壤、河湖及生物获得水分补给。 通过植物蒸腾、土壤和河湖蒸发,大气获得水汽。 植物残体进入土壤,向土壤提供有机质。 岩石通过风化向土壤提供成土物质和无机盐。 土壤及岩石风化物被侵蚀、搬运、堆积并固结成岩。 自然环境要素间的物质迁移示意 1、图中有以下地理要素: 2、水在各要素间的转换: 图中有哪几种自然环境要素?水在各要素间是如何迁移的? 生物、土壤、大气、水、岩石 (1)大气降水使土壤、水圈和生物不断获得水分的补给 (2)水面的蒸发、土壤表面的蒸发和植物的蒸腾作用使水又以水汽的形式再进入大气 生物循环将自然环境要素联系为整体 地球早期大气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甲烷和氨,没有氧和氮。现今地球大气组成,是生物循环的结果。陆地水中溶解的元素在相当程度上也受生物循环制约。生物从陆地水中选择吸收化学元素,改变了陆地水中的元素组成。生物循环改变了陆地水的循环过程。石灰岩等沉积岩以及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都是生物循环的产物。生物循环影响着岩石的风化,促进了土壤的形成。 地球上生物循环的出现,将自然环境要素联系为一个整体,使地球面貌发生了根本的改变,从而形成了适宜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 2 自然环境的整体功能 (1)整体功能反映的是自然环境的整体功能; (2)自然环境由大气、水、土壤、生物、岩石及地貌等自然环境要素所组成; (3)自然环境要素之间的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过程,是自然环境整体功能的基础。 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 生产功能 平衡功能 概念:指自然地理环境具有合成有机物的能力 过程:植物提供叶绿素,大气提供热量和二氧化碳,土壤及水圈、岩石圈提供水分及无机盐,通过光合作用,生产出有机物 概念:指各自然地理要素通过物质和能量交换,使自然地理环境的性质保持稳定的能力 特征:各地理要素本身不具备平衡功能,但自然地理环境拥有此功能 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 坡面土壤表层常常发生流水侵蚀。岩石不断风化,为土壤形成提供原料。流水侵蚀和岩石风化共同控制着土壤厚度。表面上看,流水对土壤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