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472963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自然地理基础4.1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教学课件(共155张PPT)

日期:2025-09-23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88次 大小:17040537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人教,水体,PPT,155张,教学课件,关系
  • cover
(课件网) 阅读必修一教材46-49页《水循环》,完成下列问题: 水循环有几种类型?其发生区域的差异是什么? 水循环的主要环节有哪些?试描述水循环的过程。 水循环对自然环境有哪些影响? 水循环的地理意义有哪些? 阅读必修一教材50-56页《海水的性质》,完成下列问题: 海水最重要的物化性质是什么? 了解海水温度的含义及分布规律,掌握海水温度的主要影响因素,理解海水温度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了解世界大洋表层海水盐度的分布规律,掌握海水盐度的主要影响因素; 理解海水密度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分布规律。 阅读必修一教材57-62页《海水的运动》,完成下列问题: 什么是海浪?如何描述海浪?海浪有哪些类型,其成因是什么?海浪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有什么影响? 什么是潮汐?潮汐的成因是什么?潮汐呈现出怎样的规律?潮汐对人类活动有什么影响? 什么是洋流?洋流的类型有哪些?其成因是什么?洋流对人类活动有什么影响? 区分海浪、潮汐、洋流等海水运动形式,了解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在本章,我们重点探讨以下问题: 陆地不同水体之间是怎样联系的 世界洋流的分布有哪些规律 洋流对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有哪些影响 海一气相互作用对全球水热平衡有什么样的影响 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现象对全球气候和人类活动产生哪些影响 地球上的水循环把地球表层联系成一个整体,陆地水体间的相互联系是水循环的重要环节。 海洋是地球上最主要的水体,在大气环流、海陆分布、地转偏向力等的作用下,形成全球性的大洋环流。 大洋环流促进水分和热量在不同纬度地带和海陆间传输。 海洋和大气间的相互作用,不仅调节了全球水热平衡,而且对全球的气候和人类活动产生深刻的影响。 第四章 水的运动 课标解读 课程标准 学科素养 1.运用示意图,说明水循环的过程及其地理意义。 2.绘制示意图,解释各类陆地水体之间的相互关系。 区域认知:从发生区域的视角理解水循环类型及主要环节,认识不同补给类型出现的时间和地区差异。以河水和其他陆地水体的关系为例,能够绘制河流水和湖泊水、河流水和地下水相互补给的示意图,解释河流水和湖泊水、地下水以及冰川积雪之间的关系。 综合思维:从地理要素综合的角度,明确陆地水体的类型、储量、分布、作用等基本情况,分析水循环各环节的影响及地理意义,综合分析陆地水体相互补给关系。 人地协调观:结合具体案例,认识人类活动对水循环各环节的影响,理解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构建和谐的人地关系。 地理实践力:通过观察身边的环境,分析水循环的过程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运用河流年内各月径流量示意图,总结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特征,结合区域特征判断河流补给类型,学会初步归纳影响河流水情变化的因素。 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 1. 水循环概念、类型、环节(画图)和意义 2. 影响蒸发、水汽输送、地表径流、下渗的因素 3. 人类活动(硬化路面、海绵城市)对水循环的影响 4. 陆地水体类型?陆地水体对自然环境、人类社会的影响? 5. 河流水、湖泊水、地下水、冰川、大气降水之间的补给关系(示意图) 6. 河流的五种补给(类型、补给季节、影响因素、我国分布) 7. 河流的水文、水系特征。 思考:地球上各类水体占比是多少? 地球上的水 1、水圈:水在地理环境中以固态、液态和气态三种形式相互转化,形成各种水体,共同构成了一个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 思考:地球上的水以什么形式存在于哪里? 水(物质) 水体(水的分布) 水圈(外部圈层) 在地理环境要素中, 水是最活跃的因子(水循环), 在其循环运动过程中, 与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处于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之中, 其水量与水质不断地发生变化。 【温故】复习“水圈” 2、水体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