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校园光影》教案 学科 美术 年级册别 七年级下册 共1课时 教材 人美版美术七年级下册 授课类型 新授课 第1课时 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 《校园光影》是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2课,此课是对光影艺术在校园题材中的应用教学。教材通过展示不同风格微电影片段,引导学生关注光影塑造氛围和情感的作用,为学生开展校园微电影创作提供基础。 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有一定观察能力,但对光影艺术的理解较浅。他们在校园生活中有丰富素材,却缺乏将其转化为艺术作品的经验。在创作中,可能面临创意与校园文化结合、拍摄技巧运用等困难。教师可通过实例讲解、小组合作等方式帮助学生突破。 课时教学目标 审美感知 1. 学生能细致观察校园生活,敏锐捕捉光影变化细微之处,提升对美的感知。 2. 学生能通过欣赏微电影片段,理解光影塑造电影氛围和情感的作用。 艺术表现 1. 学生能运用摄影技巧和光影效果,将个人情感融入校园微电影作品。 2. 学生能通过作品展现校园生活,以艺术形式表达内心故事主题。 创意实践 1.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发挥创意完成校园微电影制作,体验团队合作乐趣。 2. 学生能在制作中尝试不同拍摄方法,探索适合自己故事的风格。 文化理解 1. 学生在拍摄制作中深入理解校园文化,增强对学校生活的认同感。 2. 学生能通过作品传播校园文化,表达对校园的热爱。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 学生掌握微电影拍摄基本技巧,包括运用不同景别。 2. 学生学会捕捉光影变化,为作品营造氛围。 3. 学生能通过作品表达情感,增强故事感染力。 难点 1. 学生将个人创意与校园文化结合,创作有特色作品。 2. 学生在作品中触动人心,引发观众共鸣。 3. 学生在拍摄中准确把握光影与故事情节的配合。 教学方法与准备 教学方法 演示法、讨论法、讲授法、练习法、合作学习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设备、拍摄器材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新课 展示片段 (1) 教师打开多媒体设备,精心挑选一系列风格各异的微电影片段进行播放。这些片段涵盖了不同类型的电影,如悬疑片、文艺片、喜剧片等,让学生感受光影在不同类型电影中的多样表现。 (2) 在播放过程中,教师适时暂停,引导学生观察画面中光影的分布和变化。例如,在悬疑片中,教师指出黑暗的背景和明亮的局部光线如何营造出紧张的氛围。 (3) 教师详细讲解光影在电影中塑造氛围和情感的作用。以文艺片为例,柔和的光线和温暖的色调如何传达出温馨、浪漫的情感。 (4) 教师鼓励学生注意光影与演员表演、场景布置的配合,让学生理解光影是如何为电影的整体效果服务的。 (5) 播放结束后,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刚刚看到的片段,让他们描述印象深刻的光影场景。 (6) 教师对学生的描述进行点评和补充,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光影作用的理解。 (7) 教师展示一些经典电影中利用光影塑造角色的案例,如《教父》中利用侧光突出角色的神秘感,让学生从中学习光影的巧妙运用。 (8) 教师总结光影在电影中的重要性,为后续学生的创作奠定基础。 组织讨论 (1) 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围绕“光影在电影中的作用和意义”展开讨论。 (2) 教师在小组间巡视,倾听学生的讨论内容,并适时给予指导和启发。 (3) 教师鼓励每个小组推选一名代表,分享小组讨论的结果。 (4) 教师对学生的发言进行总结和点评,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如何在校园微电影中运用光影效果。 (5) 教师提出一些具体问题,如“在校园微电影中,如何利用光影表现喜悦、悲伤等不同情感”,让学生进一步探讨。 (6) 教师展示一些校园微电影中成功运用光影的案例,让学生分析其优点和可借鉴之处。 (7)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头脑风暴,鼓励他们提出更多关于光影运用的创意想法。 (8) 教师对学生的创意进行肯定和鼓励,激发他们在创作中运用光影的积极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