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节 人体内废物和多余水的排出 1.说出排泄的概念、排泄的途径及对人体生命活动的意义。 2.描述肾脏的结构和位置,说出肾单位的结构组成,理解肾单位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 3.概述尿液的形成和排出过程及排尿的意义。 4.借助毛线、塑料管、气球等制作肾单位结构模型,用五谷杂粮、筛子等模拟尿液的形成过程。 5.在学习肾单位的结构及功能特点的基础上,进一步形成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基本观点。 6.关注泌尿系统的健康,认同养成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的重要性。 7.描述汗液的形成和排出过程,以及对人体的意义。 重点:1.排泄对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意义。 2.代谢废物的排出途径。 3.肾脏的结构。 4.尿液的形成过程。 难点:1.代谢废物的排出途径。 2.肾单位的结构与尿液形成的关系。 3.尿液形成过程中的物质变化。 4.汗液的形成。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讲故事:近日,某市人民医院肾内科接诊了一位18岁的花季少女,患者因办理健康证参加体检,化验结果显示血肌酐高达477.4 μmol/L,肾小球滤过率为10.73 mL/min,已经确诊尿毒症,目前正在等待肾脏移植。尿毒症也叫终末期肾病,它是各种肾脏病的晚期状态,无论什么原因的肾脏病,如果得不到有效控制,肾功能就会越来越差。肾脏具有什么功能 泌尿系统除了肾脏,还包括哪些器官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泌尿系统的相关知识。 通过生活中的小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新课讲解 探究新知 (一)泌尿系统的组成 过渡:人体的代谢废物主要以尿液的形式通过泌尿系统排出。尿液是怎样形成和排出的 弄清这些问题就需要了解泌尿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1.泌尿系统的组成 [展示]人体泌尿系统模式图,并提出问题:人体泌尿系统由哪些器官组成 学生结合图片回答: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 教师总结:没错,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组成人体泌尿系统,完成尿液的形成、储存到排出的全过程。 2.肾脏 提问:正常人的尿液中只含有水、无机盐、尿素等物质,某人肾脏出了问题,结果尿液中出现蛋白质和血细胞,你认为肾脏可能有什么功能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对泌尿系统有一个初步认识。 学生思考后回答:形成尿液。 教师补充:是的,肾脏的主要功能就是形成尿液,肾脏位于人体腹腔后壁脊柱的两旁,左右两侧各有一个,是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 活动:观察肾脏。学生按照教材第72页方法步骤进行观察,教师提出以下问题: (1)肾脏的结构分为几部分 (2)输尿管与肾脏的哪一部分结构相连接 (3)为什么肾脏的皮质部分比髓质部分颜色深 学生根据实验现象并结合肾脏的纵剖面模式图,小组交流并回答: (1)皮质、髓质、肾盂。 (2)肾盂。 (3)皮质部分含有的毛细血管更多。 教师总结:切开肾脏,从纵剖面可以看到颜色较深的外周部分是皮质,皮质中毛细血管丰富。皮质内侧颜色较浅的结构是髓质。肾脏中央的空腔是肾盂。 3.肾单位 [展示]肾脏结构显微放大图,并提出问题:你看到了什么 学生回答:肾脏由一个个小的结构构成。 教师补充:没错,这一个个小的结构就是肾单位,每个肾脏由100多万个肾单位组成。 [展示]肾单位的结构模式图,提出问题:肾单位由什么组成 学生认真观察图片并回答:肾小体、肾小管。 教师总结:每个肾单位包括肾小体和肾小管两部分,肾小体包括肾小球和肾小囊。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73页内容,完成下列表格: 结构名称组成特点肾小体(主要 分布在皮质)肾小球肾小球是一个毛细血管球,血液从入球小动脉流入肾小球,由出球小动脉流出肾小球肾小囊肾小囊的囊壁分内外两层,内外两层之间的囊腔与肾小管相通肾小管 (主要分布在髓质)弯曲细长,外面包绕着由出球小动脉分支所形成的毛细血管网 教师:我们知道了肾脏的组成,那么流经肾脏的血液在肾单位中的流动方向是怎样的 学生小组交流后,师生共同总结:肾动脉→入球小动脉→肾小球→出球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