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477587

义务教育版(2024)七年级全一册信息科技 第9课 数据传输有新意 教案(表格式)

日期:2025-11-23 科目:信息技术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31次 大小:2253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义务教育,9课,教案,新意,数据传输,科技
  • cover
《数据传输有新意》教案 学科 信息技术 年级册别 七年级全一册 共1课时 教材 部编版 授课类型 新授课 第1课时 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部编版《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直播网络我来建》第9课。围绕网络数据传输核心概念展开,介绍端口作用、可靠与不可靠传输特点及创新技术,编排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通过案例、图示和操作活动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激发探索欲。 学情分析 学生对网络路由概念有初步了解,但对路由算法原理和操作细节陌生。七年级学生好奇心强、思维活跃,但抽象思维能力有限。在学习抽象概念时会有困难,需教师补充实例和解释。教学中可结合生活案例、实验操作降低理解难度,提高学习兴趣。 课时教学目标 信息意识 1. 学生能够认识到数据传输有新意在网络中的重要作用,提高对网络信息知识。 2. 增强对网络数据传输相关信息的敏感度和关注度。 计算思维 1. 知道传输层的主要功能,理解TCP与可靠传输过程。 2. 通过数据传输有新意的过程,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数字化学习与创新 1. 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进行网络应用的创新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2. 鼓励学生在网络数据传输方面提出新想法和新方案。 信息社会责任 1. 让学生了解网络安全和规范使用网络资源的重要性,增强学生的信息安全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2. 培养学生正确使用网络数据传输技术,遵守网络道德和法律法规。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 明确端口的作用,理解端口通过端口号标记,范围从0到65535,能类比生活实例说明端口区分应用的原理。 2. 掌握可靠传输和不可靠传输的特点,知道可靠传输能保证数据完整性和准确性,不可靠传输速度快。 3. 清楚可靠传输和不可靠传输的应用场景,如文件传输用可靠传输,视频直播用不可靠传输。 难点 1. 了解研究者在解决网络数据传输问题的过程中,采用的创新思想和技术手段。 2. 理解TCP的“三次握手”过程,明白其对实现可靠传输的重要性。 3. 掌握滑动窗口机制保证可靠传输的原理,包括给数据包标序号、记录状态和应对网络拥堵的方法。 教学方法与准备 教学方法 讲解法、练习法、指导探究法、操作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网络电脑教室、网线、抓包软件、教师自制课件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复习巩固 播放视频 (1) 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一段生动的视频,内容为一个用户在网上购物的全过程,从下单购买商品到最终收到商品的每一个细节。 (2) 在播放过程中,教师适时暂停视频,详细指出数据传输的关键环节,如订单信息从用户电脑发送到商家服务器,再通过物流系统传递到仓库,最后指导快递员将商品送达客户手中。 (3) 引导学生关注数据在不同阶段的传输路径和方式,强调数据传输在整个购物过程中的重要性。 (4) 播放结束后,提问学生对视频中数据传输环节的印象和理解,鼓励学生积极发言。 (5) 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和总结,再次强调数据传输的关键步骤和重要性。 (6) 展示一些简单的数据传输流程图,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数据传输的过程。 (7) 结合流程图,详细解释每个步骤中数据的流向和处理方式。 (8) 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还有哪些场景涉及到数据传输,拓宽学生的思维。 1. 认真观看视频,关注数据传输的关键环节。 2. 积极回答教师的提问,分享自己对视频中数据传输的理解。 3. 观察教师展示的数据传输流程图,尝试理解数据传输的过程。 4. 思考生活中其他涉及数据传输的场景。 评价任务 关注关键环节: 理解传输过程: 积极参与互动: 设计意图 通过播放视频和详细讲解,复习数据传输的相关知识,为新课学习做铺垫。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数据传输场景,提高学生对数据传输的敏感度和关注度。 新课导入 引导思考 (1)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后,提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