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477610

义务教育版(2024)七年级全一册信息科技 第10课 综合所学建网络 教案(表格式)

日期:2025-11-23 科目:信息技术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90次 大小:2237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义务教育,10课,教案,网络,所学,综合
  • cover
《综合所学建网络》教案 学科 信息技术 年级册别 七年级全一册 共1课时 教材 部编版 授课类型 新授课 第1课时 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部编版《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直播网络我来建》第10课。它是本单元的综合实践课,要求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搭建直播网络,内容涵盖直播常用硬件、连接方式和网络参数设置等,对培养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有重要作用。 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已有一定信息技术基础,但对网络组建较陌生。他们好奇心强、思维活跃,乐于参与实践活动。不过,在逻辑思维和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方面能力有限。教学中需结合实例引导,通过小组合作降低难度,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能力。 课时教学目标 信息意识 1. 能够准确识别网络硬件及其功能,理解网络组建的基本原理。 2. 增强对网络环境的敏感度,意识到网络在直播等应用中的重要性。 计算思维 1. 运用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合理选择网络硬件设备,设计并实施网络组建方案。 2. 能对网络配置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推理,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数字化学习与创新 1. 利用网络资源和技术工具,积极开展网络组建的实践探索。 2. 尝试创新解决网络配置中的问题,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信息社会责任 1. 增强网络安全意识,理解并遵守网络道德规范。 2. 保障网络环境的健康与安全,传播积极的网络文化。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 掌握网络硬件设备的识别与选择方法。 2. 熟悉网络组建的基本步骤与要点。 3. 学会网络安全的设置与防护措施。 难点 1. 根据实际需求设计合理的网络组建方案。 2. 有效解决网络配置中的实际问题。 3. 提升网络安全防护能力,确保网络稳定运行。 教学方法与准备 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任务驱动法、演示讲解法、小组讨论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网络电脑教室、网线、无线路由器、视频拍摄设备、教师自制课件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复习导入 回顾旧知 (1) 引导学生回顾本单元所学的网络知识,如网络的基本概念,详细解释网络是由若干节点与连接这些节点的链路构成,表示诸多对象及其相互联系。 (2) 提问网络拓扑结构的类型,包括总线型、星型、环型等,并结合实际例子说明不同拓扑结构的特点和应用场景。 (3) 让学生回忆IP地址和子网掩码的含义,强调IP地址是分配给网络上使用网际协议的设备的数字标签,子网掩码用于划分网络地址和主机地址。 (4) 通过简单的问答形式,检查学生对这些知识的掌握程度,对于回答不准确的地方及时给予纠正和补充。 (5) 展示一些常见网络拓扑结构的图片,让学生识别并说出其名称和特点,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6) 举例说明IP地址在网络通信中的作用,如在访问网站时,浏览器通过IP地址找到对应的服务器。 (7)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网络知识的理解和应用经验,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学习。 (8) 总结回顾内容,强调这些知识在网络组建中的重要性,为新课学习做好铺垫。 情境导入 (1) 展示一段简短的直播视频,视频内容可以是校园活动的直播,如运动会、文艺演出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 播放结束后,提问学生是否喜欢看直播,引导学生思考直播背后的网络是如何工作的。 (3) 提出问题:“如果让你们来搭建一个具有直播功能的小型网络,你们会怎么做?”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探究欲望。 (4) 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分享自己的想法和见解,对于学生的回答给予肯定和鼓励。 (5) 展示一些直播网络的示意图,简单介绍直播网络的组成部分,如摄像头、服务器、路由器等,让学生对直播网络有初步的认识。 (6) 强调本节课的主题———搭建具有直播功能的小型网络,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7) 介绍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和要求,让学生有清晰的学习方向。 (8) 引导学生思考在搭建网络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培养学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