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477630

新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9.作息有规律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日期:2025-09-25 科目:政治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36次 大小:4096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新一,年级,道德,法治,上册,作息
  • cover
新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作息有规律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单元作为小学一年级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核心章节,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这一单元精心设计了四个关键主题———作息有规律”“吃饭有讲究”“对人有礼貌”以及“玩也有学问”,通过这四个主题的有机整合,形成了一个完整而系统的习惯养成教育体系。它不仅关注孩子们的生活习惯、饮食习惯,更重视他们的社交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发展。在这一单元的学习中,孩子们不仅学会如何管理自己的时间、如何选择健康的食物、如何礼貌待人、如何在玩乐中学习,更重要的是,他们将学会如何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展现出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本课时是“作息有规律”的第二课时《早睡早起有妙招》。本课核心素养旨在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通过具体的生活实例和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形成积极向上的道德品质。 二、学情分析: 通过一课时生动的故事、有趣的儿歌和实际操作练习,孩子们理解了规律作息的重要性。本课在课前设置以下问卷调查对学生进行提问并得出数据: 另外,对学生进行问答调查“你晚睡或者赖床的原因是什么?”得出高频答案:看电视看得太晚、拖拉、天气太冷不想起床等。 通过调查结果得知:学生的实际生活中,还会面对种种诱惑与挑战,如何真正将早睡早起转化为日常习惯仍是他们的难点。因此,本课时需针对学生存在的具体困难,如夜间拖延、电子设备依赖、冬季早起困难等,设计针对性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增强其行动力。 一年级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关键时期,他们的认知特点表现为对直观、具体的事物有着更高的接受度和理解力。在这一阶段,纯粹的理论讲解往往难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实物展示、情景模拟等直观教学手段则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年级学生的好奇心强,喜欢参与互动,乐于表现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利用这一特点,设计符合他们认知特点的教学活动,如小组合作完成任务、个人展示等,既满足了学生的表现欲,又在互动中促进了知识的吸收和技能的提升。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兴趣爱好,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熟悉的场景相结合,如利用动画片中的角色讲解时间管理,用学生喜爱的游戏形式教授行为规范,都能有效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和趣味性。 三、目标确定: 1.掌握一些早睡早起的好方法,尝试合理安排自己的作息时间,适应学校生活作息。 2.克服拖延、依赖等心理障碍,持之以恒地执行作息计划,养成良好作息习惯。 3.能自己独立一个人睡觉,培养独立自主的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 克服拖延、依赖等心理障碍,持之以恒地执行作息计划,养成良好作息习惯。 五、教学设计: 环节一:《我能一个人睡》故事会。 1.导入:“生活情境再现”———展示几位同学因作息不规律导致的一系列负面后果(如上课犯困、情绪不稳定等)的图片,引出本节课主题———探索并实施早睡早起的小妙招。 生齐读课题。 2.出示绘本《我能一个人睡》,播放音、图、文结合的绘本。 生观看、听绘本。 3.《我能一个人睡》故事会:同桌分享自己独立睡觉的经历,抽生在全班分享自己的故事。 生同桌分享自己的独睡经历。 全班交流自己的独睡经历。 师相机总结独睡的好处和方法。 设计意图: 通过故事会,分享自己独睡的故事,理解自己睡的好处,让学生掌握独睡的方法,让胆小的孩子以身边的同学为榜样,勇于挑战学会一个人睡。 环节二:“早睡早起小妙招”推荐会。 1.出示案例分析:选取几个成功实现早睡早起的学生案例(①环境调整②睡前准备③晨起激励④家人支持),小组讨论要求:讨论其成功的关键因素;寻找并记录案例中成功的方法。 生齐读课题。 小组交流、做好汇报准备。 2.各组做好展示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