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物质的转化 一、选择题 1.(2025九上·诸暨期末)操作的规范性、安全性是实验成败的关键。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测定溶液的 pH B.加入锌粒 C.氢气还原氧化铜 D.稀释浓硫酸 【答案】C 【知识点】pH值的测量及方法;浓硫酸的稀释;还原反应与金属的冶炼 【解析】【分析】加热固体时,为了防止冷凝水倒流回试管底部,都应将试管口略向下倾斜。 【解答】A、测量溶液的pH时,应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在pH试纸上,故A错误; B、图中添加药品的方式可能会导致试管底部破裂,故B错误; C、氢气还原氧化铜时,为防止冷凝水倒流回试管底部,导致试管破裂,试管口应向下倾斜,故C正确; D、稀释浓硫酸时,要将浓硫酸加入到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2.(2023九上·萧山期末)物质的鉴别与除杂是重要的实验技能。下列选项中所用方法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法 A 鉴别氧气和二氧化碳气体 用带火星的木条 B 鉴别硫酸和硫酸钠 加少量氯化钡溶液 C 除去氯化钙溶液中少量的盐酸 加过量的碳酸钙,并过滤 D 除去木炭粉中少量的铁粉 用磁铁吸引 A.A B.B C.C D.D 【答案】B 【知识点】物质除杂或净化;物质的鉴别、推断 【解析】【分析】 AB.鉴别物质时,首先对需要鉴别的物质的性质进行对比分析找出特性,再根据性质的不同,选择适当的试剂,出现不同的现象的才能鉴别。 CD.除杂质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一般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解答】A.氧气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而二氧化碳气体不能,故A正确不合题意; B.硫酸和硫酸钠,都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不能鉴别,故B错误符合题意; C.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气体,但是和氯化钙不反应,故C正确不合题意; D.铁粉能够被磁铁吸引,而木炭不行,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B。 3.(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五校联考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开学考科学试题)往硝酸铜、硝酸银和硝酸亚铁的混合溶液中缓慢连续加入质量为m的锌粉,溶液中析出固体的质量与参加反应的锌粉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ab段(不含两端点)对应溶液中含有的金属离子为 B.bc段(不含两端点)析出的金属是Fe C.c点对应溶液中含有的金属离子为和 D.若bc段和cd段中析出固体质量相等,参加反应的锌粉质量分别为和, 【答案】D 【知识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物质的鉴别、推断 【解析】【分析】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为Zn>Fe>Cu>Ag,往硝酸铜、硝酸银和硝酸亚铁的混合溶液中缓慢连续加入质量为m的锌粉,锌优先与AgNO3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银,AgNO3反应完,锌才能与Cu(NO3)2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铜,硝酸铜反应完,锌和Fe(NO3)2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铁,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A. 金属活动性顺序为Zn>Fe>Cu>Ag,往硝酸铜、硝酸银和硝酸亚铁的混合溶液中缓慢连续加入质量为m的锌粉,锌优先与AgNO3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银,AgNO3反应完,锌才能与Cu(NO3)2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铜,硝酸铜反应完,锌和Fe(NO3)2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铁。ab段(不含两端点)发生的反应为Zn+2AgNO3=2Ag+Zn(NO3)2,则对应溶液中含有的金属离子为Zn2+、Cu2+、Fe2+、Ag+,故A错误; B. 根据图片可知,bc段(不含两端点)发生的反应为:Zn+Cu(NO3)2=Zn(NO3)2+Cu,析出的金属是Cu,故B错误; C. 根据图片可知,c点是锌与硝酸铜恰好反应,则对应溶液中含有的金属离子为,故C错误; D. 设反应析出金属的质量均为100g,与硝酸铜反应消耗锌的质量为m1,与硝酸盐铁反应消耗锌的质量为m2。 所以若bc段和cd段中析出固体质量相等,参加反应的锌粉质量分别为和,,故D正确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