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483049

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分层练习(含答案)2025-2026学年鲁科版八年级上册

日期:2025-11-28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11次 大小:48411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答案,八年级,科版,学年,2025-2026,声音
  • cover
第二章 声现象 第一节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A层 基础必会】 考点一 声音的产生 1.在研究声音的产生时,我们把正在发声的音叉放进水中,如图所示,我们看到的现象是   ,此现象说明   。水花的作用是把   放大。 2.劳动教育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如图所示是某校学生课后参加学校实践活动学习吹笛子的情景,优美笛声的发声物体是( ) A.嘴唇 B.手指 C.笛子 D.笛子内的空气柱 3. (2024·烟台期中)如图所示的是用吸管和棉签制作的“鸟鸣器”,从管口吹气,能发出类似鸟叫的声音,鸟鸣器发声是由空气   产生的,根据声源的差异,鸟鸣器可以与小提琴、笛子、鼓这三种乐器中的   归为一类。 考点二 声音的传播 4.通常人们说话的声音是通过   传播的。著名的德国音乐家贝多芬失聪后,将硬棒的一端抵在钢琴盖板上,另一端咬在牙齿中间,仍然可以听到声音,说明声音可以在   中传播。将要上钩的鱼会被岸上的说话声吓跑,说明   也可以传播声音。 5.如图是一款新型蓝牙跑步耳机,将耳机贴在颞骨两侧而不是堵塞住耳朵,既可以听到耳机发出的声音,也不影响听到周围环境的声音。以上听到的声音,传播介质分别是( ) A.固体 固体     B.固体 气体 C.气体 固体 D.气体 气体 6.如图中是某物理活动小组成员在探究声音能否在固体、液体、气体、真空中传播时的一些场景。 (1)甲图说明声音能够在   中传播; (2)乙图一位同学向鱼缸中扔进一个石子,然后听到了声音。声音是通过哪些介质传到耳朵里去的    ; (3)丙图中当向外不断地抽气时,闹钟的“嘀嘀声”在逐渐地减弱,说明   。 7.北宋时代的沈括,在他的著作《梦溪笔谈》中记载:士兵枕着牛皮制成的箭筒睡在地上,能及早听到夜袭敌人的马蹄声。其原因是   、箭筒等固体能够传声,且比空气传声的速度   ;同时箭筒的空腔也起了    (选填“分散”或“收集”)声音作用的缘故。 考点三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综合 8.将耳朵贴在有水的足够长钢管的一端,在另一端敲了一下,我们听到了3次的响声,这三次响声是从   、   、    传来的。 易错点 不能正确理解声音的产生与听声条件 9.在驰名中外的北京天坛里,有三处堪称奇观的声学建筑:回音壁、三音石和圜丘。当游客在圜丘顶层的天心石上说话时,听到的声音格外响亮,这是建筑师利用声音的反射,使   与原声混在一起,声音得到加强造成的音响效果。 【B层 能力提升】 10.文言文《口技》中对口技者高超技艺的描写,让我们领略到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技艺的精彩。口技是运用口腔发音技巧来模仿各种声音,下列对于声音描述错误的是( ) A.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C.声音以声波的形式传播 D.声音在空气中传播得最快 11.钢琴艺术家在音乐厅上演黑白键上的“速度与激情”,琴声通过   传到距离他17 m远的观众耳中,这个过程中需要的时间是   s(声音的传播速度为340 m/s)。 12.在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时,小明和小华一起做了下面的实验: (1)如图①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可观察到乒乓球被弹开,它说明了   。此探究中悬挂着的乒乓球的作用是   ; (2)如图②所示,为了验证(1)中的探究结论,小华同学用手使劲敲桌子,桌子发出了很大的声响,但他几乎没有看到桌子的振动,为了明显地看到实验现象,你的改进方法是   ; (3)如图③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并且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该实验能说明   可以传声,如果把此装置放到月球上,敲响右边的音叉,泡沫塑料球    (选填“会”或“不会”)弹起; (4)如图④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将听到闹钟声   (选填“变强”“变弱”或“不变”),并由此推理可知   。 13.一汽车以20 m/s的速度向一山崖开进,途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