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导 入 第四章 细胞的生命历程 新浙科版必修1 第一节 细胞通过分裂增殖 第二课时:有丝分裂的过程和意义 1.概述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 2.阐述有丝分裂的意义。 科学思维:比较归纳植物、动物有丝分裂的不同点和相同点。 素养要求 学习目标 G1期 分裂间期 S期 G2期 分裂期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G1期 S期 G2期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前期 松散的染色质状态,光学显微镜下不易分辨 细胞核内出现染色体 染色什么?什么色体?他和那个什么什么有什么关系? 三、染色体在有丝分裂过程中呈现规律性变化 染色体 染色质 核小体 组蛋白 染色质 染色体 染色质 Chromatin 染色质进一步缩短和凝结成染色体 姐妹染色单体 总结: 染色体与染色质是同一物质在细胞不同分裂时期的不同形态 左右对称相等 着丝粒 G1期 分裂间期 S期 G2期 分裂期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前期 松散的染色质状态,光学显微镜下不易分辨 细胞核内出现染色体 我的前世 (分裂间期) 染色体变短变粗。每个染色体由两条并列的姐妹染色单体组成,由一个着丝粒连接在一起 较晚的时候还出现了由丝状纤维组成的纺锤体;由微管蛋白形成的丝状纤维称为纺锤丝 核膜、核仁开始解体 G1期 分裂间期 S期 G2期 分裂期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前期 核仁 纺锤体 纺锤丝 核膜核仁消失 染色体出现 纺锤体出现 染色体散乱排列 小结 小结 膜仁消失显两体 G1期 分裂间期 S期 G2期 分裂期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中期 G1期 分裂间期 S期 G2期 分裂期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中期 染色体继续凝聚变短,通过显微镜清晰地观察 染色体排列在纺锤体的中央 染色体的着丝粒都排列在细胞中央的平面上,这个平面垂直于纺锤体的中轴 ———赤道面 通过着丝粒的数目来确认染色体的数目 形定数晰赤道齐 小结 染色体形态数目清晰 染色体的着丝粒排列在赤道面上 易观察 G1期 分裂间期 S期 G2期 分裂期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G1期 分裂间期 S期 G2期 分裂期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后期 后期染色体会有什么变化呢? 染色体的着丝粒分为两个,姐妹染色单体分离成两条独立的染色体 染色体的数目增加一倍 原来的一套染色体变成了完全相同的两套染色体 G1期 分裂间期 S期 G2期 分裂期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后期 小结 粒裂数增均两极 着丝粒分裂 染色体数增加一倍 分裂的染色体向两极移动 G1期 分裂间期 S期 G2期 分裂期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末期 染色体伸展,呈现染色质状态 核膜重新形成,核仁出现, ,细胞核内的染色体数目与分裂前相同 在两个新细胞间出现许多含有纤维素的囊泡聚集成的一个细胞板 新的细胞壁 两个新细胞 G1期 分裂间期 S期 G2期 分裂期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末期 小结 两消两现重开始 染色体消失 纺锤体消失 核膜核仁重现 基础巩固 例3、请就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质(染色体)的行为进行正确排序,并说明理由。 解析:A→D→B→C。染色质要先进行复制,然后高度螺旋化,缩短变粗,以利于平均分配。 植物、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区别 阅读119页~120页 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基本相同 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区别 细胞质中有一个中心体 G2期时细胞中已有一对中心体 细胞准备阶段复制 前期移向细胞两级 中心体发出纺锤丝 植物细胞的纺锤丝是怎么形成的? 细胞两极出现了由丝状纤维组成的纺锤体,而这些由微管蛋白形成的丝状纤维就称为纺锤丝。 只要看到有中心体就可以断定是动物细胞进行有丝分裂? 1、纺锤体形成方式不同 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区别 植物细胞 细胞间会出现许多含有纤维素的囊泡 细胞板 新细胞壁 动物细胞 2、胞质分裂方式不同 向内凹陷 形成环沟 环沟加深 缢裂为两个子细胞 区分依据: 末期有无细胞板或细胞壁的形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