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486326

第2课 我来上学啦 教案(表格式)

日期:2025-11-12 科目:美术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88次 大小:2091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2课,我来,上学,教案,格式
  • cover
《我来上学啦》教案 学科 美术 年级册别 一年级上册 共1课时 教材 岭南版 授课类型 新授课 第1课时 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 《我来上学啦》是岭南版一年级上册的内容,此课围绕上学日常展开。通过认识钟表和制作早餐两个部分,让学生了解生活常识,提升绘画与手工能力,培养对美术的兴趣和生活自理意识。 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天真好奇,有一定观察能力但不够细致。已有简单生活经验,但对上学时间安排和早餐制作了解不深。他们手部精细动作发展有限,在绘画和手工操作上有困难。教学中应采用直观有趣的方法,多鼓励,培养信心与创造力。 课时教学目标 审美感知 1. 能感受钟表和早餐的形状、颜色之美。 2. 提高对生活中常见事物的审美敏感度。 艺术表现 1. 学会用绘画形式表现钟表指针和早餐。 2. 掌握撕揉等手工方法制作早餐作品。 创意实践 1. 发挥想象,设计独特的起床和上学时间。 2. 用不同材料和方法创作个性化早餐。 文化理解 1. 了解按时上学和吃早餐的重要性。 2. 感受美术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 认识钟表的结构和指针。 2. 学会在钟表上画出指针并标明时间。 3. 用绘画和手工表现不同的早餐。 难点 1. 准确画出时针和分针表示时间。 2. 运用撕揉等方法制作出逼真的早餐。 3. 发挥创意,让作品更具个性。 教学方法与准备 教学方法 讲授法、情境探究法、合作探究法 教具准备 钟表模型、彩笔、彩纸、课件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 引导观察 (1) 教师播放一段清晨闹钟响起的声音,然后提问学生:“小朋友们,听到这个声音,你们知道是什么时间到了吗?”引导学生回忆起床上学的情景。 (2) 展示一个漂亮的钟表模型,说:“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好朋友,它能帮助我们知道时间,看看它长什么样子。”让学生观察钟表的整体外形。 (3) 指着钟表的刻度问:“大家仔细看看,钟表的身上有这些小小的标记,它们有什么作用呢?”引导学生关注刻度。 (4) 分别晃动时针、分针和秒针,说:“这几根针可调皮啦,它们总是在不停地转动,你们能分清它们吗?”引发学生对指针的兴趣。 (5) 再次强调:“我们每天起床、上学都要和时间做朋友,这个钟表就是时间的小使者,我们一起来认识它的身体结构吧。” (6) 把钟表模型放在讲台上,让学生近距离观察,鼓励他们用小手轻轻触摸刻度和指针。 (7) 提问:“在生活中,你们还在哪里见过钟表呢?”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 (8) 总结:“钟表在我们生活中很常见,它能告诉我们准确的时间,让我们的生活更有规律。” 1. 倾听闹钟声,回忆起床上学情景。 2. 观察钟表模型,说出外形特点。 3. 尝试分辨时针、分针和秒针。 4. 分享生活中见过钟表的地方。 评价任务 观察认真: 回答积极: 联系生活: 设计意图 通过播放声音和展示模型,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引导他们观察钟表,为后续学习做铺垫。 新授 - 认识钟表 讲解指针 (1) 拿起钟表模型,指着短针说:“小朋友们,这根又短又粗的针叫时针,它走得很慢很慢。”边说边慢慢转动时针。 (2) 接着指着长针:“这根长长的针是分针,它比时针走得快多啦。”快速转动分针。 (3) 再指着细针:“这根细细的针是秒针,它跑得最快,滴答滴答地响。”让学生感受秒针的快速转动。 (4) 把钟表放在投影仪下,说:“现在老师把时针、分针和秒针的样子放大给大家看,仔细瞧瞧它们的区别。” (5) 提问:“谁能上来指一指时针、分针和秒针呢?”请学生上台操作。 (6) 给出几个不同时间的钟表图片,问:“看看这些钟表,时针和分针分别指向哪里呢?”让学生观察并回答。 (7) 用简单的比喻解释:“时针就像一位老爷爷,慢悠悠地散步;分针像一位年轻人,走得快一些;秒针像一个活泼的小朋友,跑得飞快。”帮助学生理解。 (8) 总结:“我们记住了时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