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486333

第7课 学校小导游 教案(表格式)

日期:2025-11-12 科目:美术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12次 大小:2159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7课,学校,导游,教案,格式
  • cover
《学校小导游》教案 学科 小学美术 年级册别 一年级上册 共1课时 教材 岭南版 授课类型 新授课 第1课时 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 《学校小导游》是岭南版一年级上册的内容。教材围绕学校生活展开,通过认标识、制作标识、熟悉场所等活动,让学生了解校园环境,培养学生的美术创作和实践能力,增强对学校的归属感。 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刚进入校园,对新环境充满好奇,但方向感和空间认知较弱。他们已有一定的观察能力,但动手操作和组织表达能力有待提高。教学中应采用生动有趣的方式,帮助学生克服困难,增强自信。 课时教学目标 审美感知 1. 感受校园标识的色彩和形状之美,提高审美能力。 2. 观察校园场所的布局和特色,培养空间感知能力。 艺术表现 1. 能够运用剪、画、撕等方法制作校园小标识。 2. 用简单的线条和图形表现学校场所的特征。 创意实践 1. 发挥想象,设计独特的校园小标识。 2. 尝试用撕贴的方式创作校园场所地图。 文化理解 1. 了解校园标识的作用和意义,增强对学校文化的认同感。 2. 体会作为学校小导游的责任感和自豪感。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 认识校园标识,了解其作用。 2. 掌握制作校园小标识的方法和步骤。 3. 熟悉学校各场所的位置和特点。 难点 1. 设计出有创意、实用的校园小标识。 2. 用撕贴的方式准确表现学校场所的布局。 3. 清晰、流畅地向他人介绍校园场所。 教学方法与准备 教学方法 情境探究法、合作探究法、讲授法 教具准备 PPT课件、彩纸、剪刀、胶水、铅笔等。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新课 创设情境 (1) 播放一段校园生活的视频,展示校园里的各种场所和标识,如教室、操场、图书室、指示牌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 提出问题:“小朋友们,看完视频,你们能说出视频里出现了学校的哪些地方吗?这些地方都有什么标识呢?”引导学生回忆和思考。 (3) 讲述:“我们的学校就像一个大乐园,有很多好玩的地方,但如果不认识标识,可能会迷路哦。今天,我们就来当一回学校小导游,一起认识校园标识,熟悉学校场所。”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4) 展示一些精美的校园小标识图片,让学生观察其色彩、形状和内容,提问:“这些标识漂亮吗?你们想不想自己也做一个?” (5) 强调认识校园标识和熟悉学校场所的重要性,如方便自己和他人找到目的地、保障校园安全等。 (6)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在校园里曾经迷路或因为标识而顺利找到地方的经历。 (7) 对学生的分享进行总结和点评,引导学生关注标识的作用。 (8) 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学校小导游》。 1. 观看视频,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 2. 回忆自己在校园里的经历。 3. 观察标识图片,表达自己的感受。 4. 对当学校小导游充满期待。 评价任务 参与度: 表达能力: 兴趣度: 设计意图 通过播放视频、展示图片和讲述故事等方式,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入学习状态,同时让学生了解认识校园标识和熟悉学校场所的重要性。 知识讲解 认识校园标识 (1) 展示校园里常见的标识图片,如“教室”“操场”“图书室”“卫生间”等,逐一介绍其含义和作用。 (2) 提问:“同学们,在校园里还有哪些地方能看到标识呢?这些标识有什么用?”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知道的校园标识,并记录下来。 (4) 请各小组代表发言,汇报小组讨论的结果,教师进行总结和补充。 (5) 强调标识的规范性和准确性,如颜色、形状、文字等要清晰易懂。 (6) 展示一些错误或不规范的标识图片,让学生指出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7) 引导学生观察标识的制作材料和方法,如纸张、塑料、金属等,为后续的制作活动做铺垫。 (8) 总结认识校园标识的方法和要点,让学生加深印象。 1. 认真观察标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