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486758

1.1地球的宇宙环境(预习衔接.含解析)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地理必修第一册湘教版(2019)

日期:2025-10-25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91次 大小:82005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高一,教版,一册,必修,地理,学期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新课预习衔接 地球的宇宙环境 一.选择题(共21小题) 轨道倾角是指其他行星公转轨道面与地球公转轨道面的夹角。偏心率是椭圆焦点到中心的距离与椭圆半长轴之比,它决定椭圆的形状。如图为行星绕日轨道倾角与偏心率曲线图。据此回答1﹣1题。 1.根据曲线a、b可知,行星绕日运动具有的特征是(  ) A.共面性,同向性 B.近圆性,特殊性 C.同向性,近圆性 D.共面性,近圆性 轨道倾角是指地球公转轨道面与其它行星公转轨道面的夹角。偏心率是椭圆焦点到中心的距离与椭圆半长轴之比,它决定椭圆的形状。如图为“行星绕日轨道倾角与偏心率曲线图”,读图回答2﹣2题。 2.轨道倾角和偏心率最大的是(  ) A.水星 B.土星 C.天王星 D.海王星 3.(2024秋 鼓楼区校级月考)月球公转周期27.32天,木星公转周期11.8年。如图为某日太阳系部分天体相对位置示意图。次月看到满月现象的当日24点,天体相对位置最可能是木星(  ) A. B. C. D. 中国空间站轨道高度为400~450千米,每90分钟绕地球公转一周。2023年11月28日,中国公布了空间站全貌高清图像(如图)。完成下面小题。 4.图中可以清楚看到自然天体的个数是(  ) A.0个 B.1个 C.2个 D.3个 “天问”问天。北京时间2020年7月23日12时41分,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在海南省文昌航天发射场用“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在轨飞行的“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预计2021年5月着陆火星表面开展探测工作,开启火星探测之旅,迈出了我国行星探测第一步。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人类一直对火星探测情有独钟,是由于火星(  ) A.目前适宜人类生存 B.是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 C.有高级智慧生命存在 D.可能存在液态水 6.“天问一号”成功发射当日至预着陆期间(  ) A.地球公转速度渐快 B.地球公转速度先慢后快 C.黔东南州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角渐小 D.黔东南州各地昼长先渐短后渐长 2021年5月15日7时18分,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着陆于火星,这是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着陆火星取得成功。如图示意天问一号航行轨道。据此完成7﹣7题。 7.与地球相比,火星(  ) A.距离太阳更近 B.生物种类更多 C.地表气温更低 D.液态水更丰富 “月掩金星”是指金星被月球掩盖的自然现象,与日全食的原理相似。2023年3月24日(农历闰二月初三),我国部分地区观测到了这一难得的天文奇观。下图为部分天体及轨道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本次“月掩金星”发生时,金星和月球可能分别位于(  )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023年5月30日,“神舟十六号”3名航天员进驻中国空间站。如图为“天体系统层级结构示意图”。完成9﹣10题。 9.图中序号所示的天体系统不包含“神舟十六号”的是(  )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0.天体系统③中,最高等级的天体属于(  ) A.彗星 B.卫星 C.恒星 D.行星 为了庆祝北京大学建校100周年,国际组织把我国发现的一颗小行星命名为“北京大学星”。地球作为太阳系中一颗特殊星球,时常能看到流星物质落在地球上,2022年12月15日浙江杭州坠落几颗陨石。如图为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图。据此完成11﹣11题。 11.图中反映出地球存在生命的特殊性理由是(  ) A.温度适宜 B.环境安全 C.有大气层 D.有液态水 北京时间2021年9月17日下午1时34分,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执行飞行任务的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安全顺利出舱,空间站阶段首次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该空间站处于距地400公里高度,航天员在出舱执行任务的过程中需穿上特制的航天服。据此完成12﹣13小题。 12.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着陆时,新的一天占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