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平面镜课后巩固练习 一、选择题 1.关于平面镜成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越大,所成的像越大 B. 物体离平面镜越远,所成的像越小 C. 物体离平面镜越近,所成的像越大 D. 平面镜越大,所成的像越大 2.“猴子捞月”的寓言故事:猴子看到井中有个月亮,以为月亮掉进井水中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水中的月亮到水面的距离比天上的月亮到水面的距离近 B. 水中出现月亮属于光的直线传播 C. 水中出现月亮属于平面镜成像 D. 水中的月亮比天上的月亮小 3.如图所示,在“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时,固定蜡烛甲,为确定其像的位置,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 移动丙靠近乙 B. 移动丙远离乙 C. 移动乙靠近丙 D. 移动乙远离丙 4.水平过道上方有一盏灯(如图)。小煦站在1号地砖上时,通过2号地砖看到灯的像;走到2号地砖上时,通过3号地砖看到灯的像。则小煦通过两块地砖所看到的像( ) A. 大小相同、位置不同 B. 大小相同、位置相同 C. 大小不同、位置相同 D. 大小不同、位置不同 5.检查视力的时候,视力表放在被测者头部的后上方,被测者识别对面墙上镜子里的像。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被测者相距( ) A. 4.2 m B. 3.8 m C. 5 m D. 4.6 m 6.如图所示,将平面镜和铅笔竖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铅笔水平向右移动时,它的像将变小 B. 平面镜竖直向上移动时,铅笔的像也将向上移动 C. 若改用一块较小的平面镜,铅笔的像将变小 D. 若铅笔按图示箭头方向转过45°,铅笔将与它的像垂直 7.如图所示,在中国象棋棋盘正中央竖立一块垂直于棋盘的平面镜,棋子“象”由甲移到乙,则平面镜中“象”的移动是( ) A. 由④到② B. 由③到① C. 由②到④ D. 由①到③ 8.舞蹈教室内有一面非常大的平面镜,一位同学先后站在镜前甲、乙、丙、丁的四个位置,如图所示。关于他在平面镜中所成像的特点,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 A. 在甲处所成的像是最小的像 B. 在乙处所成的像一定是实像 C. 在丙处所成的像是倒立的像 D. 在丁处所成的像离镜子最近 9.小柯制作了一个潜望镜(如图所示)并用之观察,当他在镜中观察到物体向左移动时,被观察物体真实的移动方向是( ) A. 向左 B. 向右 C. 向上 D. 向下 10.一只小猫在平面镜前欣赏自己的全身像,此时它所看到的全身像应是图中的()。 A. B. C. D. 11.月亮距离地球384403.9 km,在平静的池塘中形成了月亮的像,已知池塘水深2.8 m,则所成的月亮的像与水面的距离为( ) A. 2.8 m B. 5.6 m C. 384403.9 km D. 无法确定 12.某同学从远处走向一面穿衣镜时,他在镜中的像的大小以及像与人的距离变化是( ) A. 像变大,人与像的距离变大 B. 像变大,人与像的距离变小 C. 像的大小不变,人与像的距离不变 D. 像的大小不变,人与像的距离变小 13.如图甲所示,a′是蜡烛a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MN中所成的像,现竖直向下移动平面镜(如图乙所示),则蜡烛a在平面镜中 ( ) A. 不会再成像 B. 仍成像,像会随平面镜一起下移 C. 仍成像,像下移的距离是平面镜的两倍 D. 仍成像,像在原处 14.晚上,小科和同学们一起在教室里自习,他通过窗玻璃看到了自己和同学的像,下列解释中错误的是( ) A. 像的形成原因是光的反射 B. 室内灯光越亮,像就越清晰 C. 室外越暗,像就越清晰 D. 通过窗玻璃,他能看到所有同学的像,但同学们却不可能看到他的像 15.把两块厚度不计且足够大的平面镜OM、ON垂直黏合在一起,并竖立在地面上,俯视图如图所示。当小科站立在某个位置时,他通过平面镜所成像的个数为m,看到自己完整像的个数为n,下列对小科在不同位置时m、n值的分析,不符合实际的是 ( ) A. 在a点或e点时,m=1,n=0 B. 在b点或d点时,m=1,n=1 C. 在c点时,m=2,n=2 D. 在f点时,m=0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