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道德与法治 统编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核心素养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作息有规律 ——— 早睡早起小妙招》是小学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 9 课第二课时内容。教材借助生动场景与童趣对话,呈现多样助力早睡早起的方法,旨在引导学生将 “早睡早起” 认知转化为实践行动,是生活习惯养成教育的实践延伸,帮助学生掌握实用技巧,巩固规律作息习惯。 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已初步知晓早睡早起重要性,但在实际践行中,因自律不足、缺乏方法,易出现 “想做难坚持” 情况。他们对直观、趣味内容接受度高,需通过具体、可操作的妙招,结合互动体验,帮助其克服困难,将良好作息习惯落地。 核心素养分析 政治认同:感受健康生活方式是社会倡导的积极理念,认同用小妙招践行早睡早起是响应文明生活的体现。 道德素养:培养自律、有方法的道德品质,明白借助妙招养成规律作息是对自身健康负责,提升自我管理道德自觉。 法治观念:深化规则意识,理解运用小妙招遵守 “作息规律” 这一生活规则,为法治观念启蒙奠基。 健全人格:在探索、运用小妙招过程中,增强自我效能感,建立积极解决问题的态度,促进人格健全发展。 责任意识:强化对自身健康的责任担当,懂得用小妙招保障规律作息,是主动履行健康责任的表现。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发现、交流多样的早睡早起小妙招,清晰知晓具体做法。 鼓励学生尝试运用小妙招,建立借助方法养成规律作息的实践意识。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根据自身实际,选择、调整适合的小妙招,长期坚持并内化为习惯。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含教材场景、妙招示范视频 )、“早睡早起妙招卡”(空白卡片、彩笔 )、小闹钟、玩偶、小夜灯等实物道具 。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和设计意图 一、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播放上节课 “早睡早起好处多” 回顾音频,接着说:“小朋友们,想早睡早起,可有时候做不到,比如…… 谁来‘倒倒苦水’?” 引导学生分享 “想早睡早起但难做到” 的烦恼(如 “晚上想玩玩具,忘记早睡”“早上起不来” ),板书汇总烦恼。 学生活动:积极回忆、分享自身烦恼,倾听同学问题,产生 “找办法解决” 的期待。 设计意图:以 “烦恼” 为切入点,激活学生需求,自然引出 “探寻小妙招” 主题,让学习更具针对性。 二、讲授新课 第二模板:早睡早起小妙招 环节 1:“教材妙招大发现” 教师活动:展示教材 “请小闹钟来帮忙…… 我请爸爸来喊我” 场景图,提问:“图里藏着哪些小妙招?快找一找!” 引导学生观察、分享(小闹钟提醒、家人帮忙 ),拿出小闹钟道具演示 “定时间”,邀请学生上台模拟 “爸爸喊起床” 情景。 学生活动:仔细观察图片,踊跃分享发现的妙招,积极参与道具模拟,感受妙招运用。 设计意图:借教材场景与实物演示,让学生直观感知小妙招,激发学习兴趣,初步掌握做法。 环节 2:“创意妙招大碰撞” 教师活动:呈现教材 “爸妈教我早些睡…… 开小夜灯” 等内容,开展 “妙招头脑风暴”:“除了这些,你还有啥让自己早睡早起的好办法?” 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如 “睡前听舒缓故事”“和家人约好‘睡前 10 分钟安静时间’” ),将创意写在 “妙招卡” 上,贴到黑板 “妙招墙”。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分享独特妙招,认真书写、张贴,学习借鉴他人创意。 设计意图:通过头脑风暴,拓展学生对妙招的认知,锻炼创新思维与表达,丰富实践方法库。 环节 3:“妙招实践大规划” 教师活动:指着 “妙招墙”,提问:“这么多妙招,选哪个适合自己呀?” 引导学生思考自身情况(如怕黑选 “开小夜灯”、爱贪玩选 “定闹钟提醒” ),发放 “实践规划卡”,让学生填写 “我选的妙招 + 实践时间 + 想达到的效果”,邀请 3 - 4 名学生分享规划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