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489832

第六单元 图形的运动(一)(教案)2025-2026学年度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

日期:2025-11-24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22次 大小:44837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第六,单元,形的,运动,教案,2025-2026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课时 折一折,做一做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教材第72~73页内容。 内容简析 本节内容是初步感受轴对称现象,借助生活中的剪纸活动经验,通过核心问题:如何剪一个对称图形归纳出操作步骤,在探究剪法过程中,引导学生不断经历“猜想-验证”的过程,在动手操作中感悟“对称现象”,发展空间观念,在归纳总结中发展学生的推理意识。 教学目标 1.结合有趣的剪纸活动,初步感知生活中的轴对称现象。 2.在活动中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培养动手操作能力。 3.欣赏数学中的对称美,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结合有趣的剪纸活动,初步感知轴对称现象。 2.在活动中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培养动手操作能力。 教法与学法 1.本课时教学时,放手让学生独立完成探索活动,引导学生动手操作,经历猜想-验证的过程,从而归纳出剪对称图形的操作步骤,形成空间观念。 2.本节课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借助学生喜爱的剪纸活动,动手操作、验证猜想,感悟“对称现象”。 承前启后链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导入课题 师:淘气和笑笑在手工课上剪了一些漂亮的图案。你发现这些图形有什么共同特点? 出示图形,感受对称图形的美。 预设:左右两边或上下两边是一样的。 师:你能剪出五角星吗? 出示课题:折一折,做一做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引导学生先初步感知对称图形的特点,再进一步交流对称图形的特点,为下一步剪对称图形打下基础。】 二、师生合作,探究新知 1.自主探究 (1)提出活动要求 活动一:你能剪出五角星吗? ①先在头脑中想一想剪得方法、过程和结果。 ②再动手实践,试着剪一剪,验证自己的猜想。 (2)动手操作 (3)汇报交流 出示三种不同作品,分别是照着形状剪、画出来再剪、先对折再剪。 2.对比分析 师:这三个五角星你最喜欢哪个?为什么? 生:喜欢作品三,因为作品三左右对称,很美观。 追问:你是怎么剪出来的呢? 生:先把这张纸对折,然后画出五角星的一半,再沿着画的图形剪下来,最后展开。 3.归纳剪法 师:现在你明白一个漂亮的五角星是怎么剪出来的吗? 学生总结:折-画-剪。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思考-操作这样的活动过程,引导学生先在头脑中将剪得过程进行抽象模拟,再放手操作验证,这对培养学生空间观念非常重要。经历猜想、验证的过程,发展学生的推理意识。】 4.迁移应用 活动二:想办法得到上面的几个图案。 学生按照折-剪-画的方法继续将其他形状剪出来。 师:这些图案都有什么特点? 生1:左右两边的图形一样。 生2:小鱼图案是上下两边一样的。 追问:操作中要注意什么问题? 生1:对折一定要对齐。 生2:描线描得像不像很重要。 师总结:沿着折痕对折一下,两边的图形完全一样,这就是对称图形,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图形。 【设计意图:根据剪五角星的经验,剪出其他图形,从而验证猜想,初步发展学生的推理意识。在观察、想象、操作、辨析中初步发展空间观念,进一步感知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特点。】 三、反馈质疑,学有所得 1.完成书上P73练一练第1题。 引导学生先想象,然后自己动手试一试,看剪出来的是不是自己想要的形状。 2.完成书上P73练一练第2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通过现场演示让学生判断自己的连线是否正确。 3.完成书上P73练一练第3题。 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如何操作,再根据折-画-扎的步骤进行验证。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轴对称图形的理解,感受对称图形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在根据一定的要求剪出对称图形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发展学生的推理意识,也可以从不同角度理解对称图形的特点。】 四、课末小结,融会贯通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都有哪些收获 引导学生回顾剪对称图形的过程,帮助学生进一步梳理和总结对称图形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