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490767

10.1认识民法典 表格式教学设计

日期:2025-09-24 科目:政治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50次 大小:27755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10.1,认识,民法典,格式,教学设计
  • cover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10.1《认识民法典》教学设计 课题 10.1《认识民法典》 单元 第四单元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七年级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选自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第四单元第十课第一框《认识民法典》。教材包括三段正文,一个生活观察,一个相关链接,两个探究与分享,从民法典的颁布实施出发,总体上介绍了民法典颁布实施的意义、体现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的理念、民法基本原则,是本课的总论。 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判断能力以及全面地、发展地看问题的能力,初步了解法律的内涵、特征和作用,初步树立宪法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和权利义务相统一的法治观念,初步具备主动观察和参与社会生活的意愿和能力,知道通过学习和运用法律知识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认同国家的政治制度和文化传统。但因为生理和心理仍不成熟,他们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好奇、敏感、爱逞强模仿能力强、辨别能力弱,容易受网络信息、他人唆使和不良行为的影响等特点,对社会公共利益和国家法律制度的理解比较肤浅,甚至存在认识上的错误。青少年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树立法治意识,养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法治思维和行为习惯,形成敬畏法律、认同我国法律体系优越性的法律情感,是青少年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素养。因此,对青少年进行有关法律知识和法治观念的教育是现实的必然要求。 学习 目标 法治意识:了解民法典颁布实施的情况,知道民法典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是一部体现对生命健康、财产安全、交易便利、生活幸福、人格尊严等各方面权利平等保护的法律。能够结合生活实际,说明民法典规范平等主体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理解民法典颁布实施的重大意义,增强法治意识。 责任意识: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传统美德等在民法典中的体现,知道民法典规定的基本原则,理解民法典规定基本原则的重要意义。 重点 能够结合生活实际,说明民法典规范平等主体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理解民法典颁布实施的重大意义,增强法治意识。 难点 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传统美德等在民法典中的体现,知道民法典规定的基本原则,理解民法典规定基本原则的重要意义。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热点聚焦 小孩点燃沼气池引发沼气爆炸 2025年1月30日,正值大年初二,四川省资中县发生了一起令人震惊的事故。一名10岁左右的男孩将点燃的鞭炮扔进化粪池中,瞬间引燃了化粪池内的沼气,引发剧烈爆炸。这场爆炸波及了停放的多辆高级轿车,包括林肯、雷克萨斯、奥迪、路虎和保时捷等知名品牌,车辆被炸得面目全非,现场一片狼藉。 同学们,我们一起来看看当时的现场视频 思考:涉事男孩是否需要承担法律责任? 家长是否需要承担连带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的他人损害,由其监护人承担侵权责任。在这个案例中,男孩作为未成年人,其监护人需要对事故造成的损失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同时,若能证明市政或物业对下水道管理存在疏忽,如未及时检测清理沼气、无警示标识等,市政或物业也可能需承担一定责任。 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了解到,法律保障着我们的生活,在这起事件中,《民法典》保障着涉事车主的权益。 同学们,你们对《民法典》了解吗?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0课《 走近民法典》第一节《认识民法典》。 热点导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加趣味性。 材料导入本节内容,使学生易于进入本节内容 讲授新课 目录 生活万花筒—初识民法典 时代里程碑—揭秘民法典 行动指南针—践行民法典 第一部分 生活万花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