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热点聚焦 2025年1月30日,正值大年初二,四川省资中县发生了一起令人震惊的事故。一名10岁左右的男孩将点燃的鞭炮扔进化粪池中,瞬间引燃了化粪池内的沼气,引发剧烈爆炸。这场爆炸波及了停放的多辆高级轿车,包括林肯、雷克萨斯、奥迪、路虎和保时捷等知名品牌,车辆被炸得面目全非,现场一片狼藉。 小孩点燃沼气池引发沼气爆炸 热点聚焦 涉事男孩是否需要承担法律责任? 家长是否需要承担连带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的他人损害,由其监护人承担侵权责任。在这个案例中,男孩作为未成年人,其监护人需要对事故造成的损失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同时,若能证明市政或物业对下水道管理存在疏忽,如未及时检测清理沼气、无警示标识等,市政或物业也可能需承担一定责任。 认识民法典 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生活在法治社会》 第十课 走进民法典 一、生活万花筒—初识民法典 二、时代里程碑—揭秘民法典 三、行动指南针—践行民法典 目录 民法典/人民美好生活的法治保障 生活万花筒 —初识民法典 第一部分 民法典/人民美好生活的法治保障 重要性/地位: 民法典是新中国第一部以 “法典”命名的法律,是“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民法典涉及经济社会生活方方面面,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不可分。每个人的生老病死、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它的规范和保护。 民法典与我们的一生密切相关。 案例一 小王行至某6层居民楼下,被住户扔下的空酒瓶砸成重伤。因无法确定具体侵权人,小王将3层至6层住户全部告上法庭。3层、5层住户提供了案发时段家中无人的证据。 民法典 第1254条:禁止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或者从建筑物上坠落的物品造成他人损害的,由侵权人依法承担侵权责任;经调查难以确定具体侵权人的,除能够证明自己不是侵权人的外,由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给予补偿。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补偿后,有权向侵权人追偿。 法院判决4层、6层住户承担侵权责任。 案例二 小孙花费5000元购买了一部手机,回家途中不慎遗失,后根据手机定位功能确定手机在李某家中,遂与其交涉。李某表示已将手机扔掉,且无法找回。 民法典 第314条:拾得遗失物,应当返还权利人。拾得人应当及时通知权利人领取,或者送交公安等有关部门。 第316 条:拾得人在遗失物送交有关部门前,有关部门在遗失物被领取前,应当妥善保管遗失物。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致使遗失物毁损、灭失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见协商不成,小孙诉至法院,法院判决李某赔偿小孙经济损失5000 元。 思考:两则案例中民法典分别是在 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什么关系?由此说明了什么? 探究与分享 人身关系、财产关系 民法典是一部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体现对生命健康、财产安全、交易便利、生活幸福、人格尊严等各方面权利平等保护的法律。 笔记整理 1.初识民法典 【定义/性质】 民法典是一部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体现对生命健康、财产安全、交易便利、生活幸福、人格尊严等各方面权利平等保护的法律。 【地位/重要性】 民法典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民法典涉及经济社会生活方方面面,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不可分。每个人的生老病死、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它的规范和保护。 时代里程碑 —揭秘民法典 第二部分 民法典/人民美好生活的法治保障 漫画欣赏 民法典保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民法的作用? 漫画欣赏 市场主体法律地位一律平等 平等保护各类财产权利 市场活动遵循诚实信用原则 保障交易安全 民法的作用? 民法典为营商环境保驾护航,让社会更加和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