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491669

期末综合评价卷(一) (含答案) 2025-2026学年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日期:2025-11-27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34次 大小:41784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期末,综合,评价,答案,2025-2026,学年
  • cover
期末综合评价卷(一) 时间:80分钟 满分:100分 班级:        学号:        姓名:        成绩: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如图展示的是深圳南头古城新年活动中的舞龙表演,其中龙珠的直径约为() A.3 mm B.3 cm C.3 dm D.3 m 2.2024年10月30日,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与“天和”核心舱成功进行自主快速交会对接。对接后,我们说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是静止的,所选的参照物是() A.“天和”核心舱 B.月球 C.地球 D.发射塔 3.关于如图所示的情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甲 乙 丙 丁 A.图甲中,演奏者通过手指在弦上按压位置的变化来改变发声的响度 B.图乙中,敲锣时,用力越大,所发声音的音调越高 C.图丙中,发声扬声器旁的烛焰晃动,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 D.图丁中,城市某些路段两旁的透明板墙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的 4.谚语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甲 乙 丙 丁 A.“十月打了霜,来年粮满仓”,如图甲所示,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需要放热 B.“大雾不过晌,过晌听雨响”,如图乙所示,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需要放热 C.“草上露水凝,天气一定晴”,如图丙所示,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需要吸热 D.“大雪河封住,冬至不行船”,如图丁所示,冰的形成是凝固现象,需要吸热 5.《资治通鉴》中记载:“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下列现象与其成像原理相同的是() A.有趣的倒影 B.弯折的筷子 C.墙上的手影 D.雨后的彩虹 6.如图所示,小明同学手握甲、乙两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通过调整两透镜间的距离,可以更清晰地看到远处的物体。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甲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B.甲透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照相机 C.乙透镜成的是正立、放大的像 D.乙透镜直径比我们眼睛的瞳孔大得多,这样可以会聚更多的光 7.小红根据下表所提供的几种物质的密度(常温常压下),得出下列四个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物质 密度/(kg·m-3) 物质 密度/(kg·m-3) 水 1.0×103 冰(0 ℃) 0.9×103 酒精 0.8×103 铝 2.7×103 水银 13.6×103 铜 8.9×103 A.固体的密度一定大于液体的密度 B.体积相同的实心铝块和冰块,铝块质量是冰块质量的3倍 C.把200 g酒精倒掉100 g,剩下酒精的密度变为0.4×103 kg/m3 D.用铜、铝两种金属分别制成质量相等的实心正方体,铜的体积较大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空1分,共21分。 8.如图所示是中国古代的计程车———计里鼓车”。当车走一里,车上木人敲一下鼓,走十里,敲一下锣,人们根据声音的    不同,辨别是鼓声还是锣声,从而确定行驶一里还是十里,这是利用声能传递    。夜晚当人们觉得鼓声和锣声吵时会关窗,这是在       (选填“声源处”“传播过程中”或“人耳处”)减弱噪声。 9.小刚同学在探究某种物质熔化特点的实验中,根据实验数据画出了该物质熔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像可知,该物质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    ;在加热到第6 min时,该物质处于       (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态”)。 10.曲江南湖的夜晚微风吹拂、花香醉人,周围的景物与水中的倒影相互呼应形成一幅美丽的画卷。水中的倒影是由光的    (选填“直线传播”“反射”或“折射”)形成的   (选填“实”或“虚”)像。若南湖水深为20 m,湖边酒店顶楼彩灯距水面130 m,则该彩灯的“倒影”距水面   m。 11.如图所示,一束光从介质甲射向介质乙,两种介质中有一种是空气,另一种是玻璃,MN是其分界面。则图中的入射角为   °,折射角为   °,甲介质的种类是    。 12.如图,甲、乙两个图像分别描述了做直线运动的两个物体A、B从同一地点、同时出发的运动情况,物体A的速度是   m/s。若在乙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