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2026教科版(2024)科学二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教科版(2024) 二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造房子 1.动物的家 2.我们的家 3.家里的物品 4.设计小房子 5.建造小房子 6.“小房子”展示会 单元小结 科学阅读 第二单元 地球家园 1.地球家园有什么 2.我们的校园 3.我们周围的空气 4.不同的天气 5.不同的季节 6.太阳与白天 7.夜晚的月亮 单元小结 科学阅读 第一单元 造房子 1.动物的家 教材分析 “动物的家” 是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2024)教科版(2024)第一单元 “造房子” 的起始课。教材通过引导学生观察不同动物的栖息环境,如鸟巢、蜂巢、蚁穴等,让学生认识到动物会根据自身生存需求选择或建造适宜的家,理解动物与环境之间相互适应的紧密关系。内容紧密联系生活实际,符合二年级学生对周围世界充满好奇、喜欢观察的认知特点,旨在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探索欲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初步的科学探究精神,为后续深入学习 “造房子” 单元以及培养科学素养奠定基础。 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与生活中,对常见动物已有一定认知,能说出部分动物的名称与简单生活习性。他们对自然界中的动物及其生活充满浓厚好奇心,且观察力和注意力集中能力正逐步发展,对直观形象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兴趣浓厚。然而,对于动物的家以及动物如何适应环境来建造或选择家这部分知识,学生了解相对较少。部分学生在理解动物与环境适应性的抽象概念时可能会遇到困难,尤其在无法直接观察动物生活习性的情况下。此外,学生的学习风格存在差异,有的倾向于动手操作学习,有的则擅长通过听讲和观察来获取知识 。 核心素养目标 科学观念:学生能够认识到动物需要适宜的家来生存和繁衍,理解不同动物的家具有不同特点,这些特点与动物的生存需求以及生活环境密切相关,形成动物与环境相互依存的科学观念。 科学思维:通过观察、比较、分析不同动物家的特点,培养学生运用观察、比较、分类等科学方法进行思考的能力,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使其能初步从科学角度解释动物家与环境的适应性。 探究实践:组织学生参与观察、讨论等探究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观察并记录动物家的特点,尝试用简单图画描绘动物的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使其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与方法。 态度责任:培养学生对动物的关爱之情和保护动物家园的责任感,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与美丽,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的热爱,树立尊重生命、保护环境的意识 。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清晰认识不同动物家的特点,包括形状、材料、位置等方面,并能准确描述。 深入理解动物的家与动物生存之间的紧密关系,明确家对动物生存的重要意义。 2.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动物的家是如何与周围环境相适应的,帮助学生建立动物与环境相互依存的抽象概念。 培养学生从观察到的现象中进行深入思考和分析,从而得出科学结论的能力 。 教学法 直观教学法:运用大量动物家的图片、生动形象的视频以及直观的实物模型(如鸟巢、蜂巢模型等),将抽象的知识直观呈现给学生,帮助学生建立对动物家的直观认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探究式教学法: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作出假设、通过观察和讨论等方式收集证据、分析总结,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创新思维。 小组合作学习法:组织学生开展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等活动,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同时在交流中拓宽学生的思维视野 。 教学过程 1.情境导入,激发兴趣(5 分钟) 教师活动:播放一段精彩的动物世界视频,视频中展示多种动物在各自家中生活的场景,如小鸟在鸟巢中喂食雏鸟、蜜蜂在蜂巢中忙碌、兔子在洞穴中躲避天敌等。播放结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