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课标要求 通过探究有关自然地理问题,了解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学习目标 1.能够区分“3S”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具体应用。(区域认知) 2.举例说明地理信息技术在自然灾害预测、灾情监测和评估中的作用。(综合思维) 3.学会认读卫星影像图,并能分析自然灾害的分布特征。(地理实践力) 课标解读 第四节 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 思考:北斗用户机是一种什么设备 它通过什么渠道传送灾情 “5.12”汶川地震摧毁了当地的交通、通信设施,地震灾区瞬间成为信息孤岛,外界无法及时得知受灾情况,这使得救援工作无法顺利开展。约8小时后,首批武警官兵到达地震重灾区,并使用北斗用户机实时传递灾情,这是地震重灾区发出的第一束生命急救电波。 5.12汶川地震与北斗系统 新课导入 第四节 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 遥感技术(RS)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GNSS) 地理信息系统(GIS) “3S” 地理信息技术(获取、管理、分析和应用地理空间信息的现代技术的总称) 阅读课本114-117页,思考下列问题 1、什么是遥感技术?有哪些特点? 2、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主要功能、组成、特点分别是什么? 3、什么是地理信息系统?有哪些功能? 一、遥感技术(RS) 1.概念 高分七号卫星拍摄北京大兴国际机场 航拍北京大兴国际机场 80米高大楼俯视 是利用装在航空器(如飞机、高空气球)或航天器(如人造卫星)的光学或电子设备,对地表物体进行远距离感知的地理信息技术。 非遥感技术 “遥远的感知” 下列图片哪些利用了遥感技术 一.遥感技术(RS) 2.卫星遥感技术原理 地表物体 信息获取 信息传输 信息接收与处理 信息解译分析 遥感应用 太阳 地物:反射或辐射电磁波 传感器:获取、记录电磁波 传感器: 传输信息 地面站:信息处理、判读、校正、分析 用户应用:制 作专题地图等 一、遥感技术(RS) 3.遥感技术的优点 遥感探测范围大、获取信息速度快、周期短、信息量大、受地面限制少,可以实现实时、动态监测。 花费时间 时效性 连续性 调查人员 调查成本 调查范围 传统实地调查 多 差(慢) 差,不能全天候观测 多 高 小,有些地方不能人工调查 遥感 技术 少 好(快) 好,能全天侯观测 少 低 广,连续性好,能获得人眼难以看到的信息 遥感技术与传统实地调查的比较 一、遥感技术(RS) 实时监测洪涝、台风等灾害的形成过程,进行准确的预报和预警 风云二号气象卫星对台风“菲特”进行检测 思考:你能从这两张遥感影像中解读出什么信息? 4.遥感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 汶川地震前后北川县城遥感影像对比图 思考:你能从这两张遥感影像中解读出什么信息? 2006.5.14 2008.5.14 识别地震等突发性自然灾害的影响范围,并为灾情统计、救援等后续工作提供支持 大兴安岭林区火灾监测遥感影像图 山东农田旱情监测遥感影像图 舟曲泥石流发生前后对比 遥感技术的应用 应用领域 具体内容 备 注 资源普查 矿产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 森林草场资源、野生动物资源等 可对农作物进行估产 灾害监测 旱情、水灾、滑坡、泥石流、地震、农林病虫害、森林火灾等 有助于防灾、减灾 环境监测 荒漠化、土壤盐渍化、环境污染、海洋生态、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影响、 植被变化、海上冰山漂流等 有利于人们了解环境变化,使环境得到保护和改善 工程建设 及规划 大型水利工程、港口工程、核电站、路网、城市规划等 — 其他 军事侦察、海上交通、海洋渔业等 — 1.概念: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是一种地理信息技术,它利用卫星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实时定位、导航。 2.组成 空间部分 地面控制部分 用户部分 3.特点 (1)提供精密的三维坐标、速度和时间。 (2)具有全球性、全天候、连续性、实时性的特点。 二.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