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495169

聆听 三个和尚 教案(表格式)

日期:2025-10-24 科目:音乐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34次 大小:2099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聆听,三个,和尚,教案,格式
  • cover
《三个和尚》教案 学科 音乐 年级册别 一年级上册 共1课时 教材 人音版 授课类型 新授课 第1课时 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 《三个和尚》是动画片《三个和尚》的音乐,以民族乐器独特音响描绘“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的故事。音乐主题源于寺院经声调,二胡吟腔手法描绘小和尚念经情景。三件乐器塑造人物形象,展现劳动景象,让学生体会不同情绪与内容。 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天真活泼、好奇心强,对新鲜事物充满兴趣,但注意力难以长时间集中。他们已有一定节奏感和音高感知能力,但对民族音乐了解较少。学习中可能难以理解乐曲情感表达与故事背景,教学中需采用生动有趣方式引导,如故事导入、多媒体展示等,帮助理解。 课时教学目标 审美感知 1. 感受《三个和尚》欢快情绪,体会音乐描绘的人物形象。 2. 提高对民族音乐的感知,增强对不同音色、节奏的敏感度。 艺术表现 1. 掌握《三个和尚》主要旋律和节奏,准确模仿演奏。 2. 能通过肢体动作表现三个和尚的不同形象与音乐节奏。 创意实践 1. 对乐曲进行个性化演绎和创新,加入即兴创作或改编。 2. 与同学合作,进行角色扮演和故事创编。 文化理解 1. 了解《三个和尚》故事背景和文化内涵,体会团结协作重要性。 2. 激发对民族音乐的兴趣和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 掌握《三个和尚》的主要旋律和节奏。 2. 根据主奏乐器及音色区别并表现人物形象。 3. 培养一年级小朋友欣赏音乐的习惯。 难点 1. 理解乐曲的情感表达和故事背景。 2. 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和热爱。 3. 能在演奏中准确传达乐曲情感和意境。 教学方法与准备 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欣赏法、演示法、讨论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民族乐器模型、表演道具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课堂导入 创设情境 (1) 教师神秘地说:“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一个神秘的地方,在去之前,先让我们听听从那个地方传来的声音。”随后播放寺庙钟声和木鱼声的音频。 (2) 提问学生:“你们听,这是什么声音呀?在哪里会发出这样的声音呢?”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并回答。 (3) 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肯定和鼓励,如“大家的耳朵真灵,说得很对!”接着说:“原来在远处有一座寺庙,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4) 展示寺庙的图片,营造氛围,继续说:“寺庙里传来了念经的声音,大家猜猜是谁在寺庙里呢?” (5) 当学生回答是和尚后,进一步提问:“那是怎样的和尚呢?这个声音是怎么发出来的呀?” (6) 引导学生回答出是和尚念经或木鱼的声音,然后揭晓答案:“没错,这个声音是敲击木鱼发出的。那到底是谁在这座寺庙生活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7) 出示三位和尚的图片,说:“瞧,原来寺庙里住着三位和尚。大家仔细观察他们的外形,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吗?” (8) 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对学生的观察和描述进行总结和补充。 1. 认真聆听声音,积极思考并回答老师的问题。 2. 观察寺庙图片,猜测寺庙里的人物。 3. 观察三位和尚的外形,发表自己的看法。 4. 与同学交流自己的发现。 评价任务 参与度: 回答准确性: 观察细致度: 设计意图 通过创设神秘的情境,利用声音和图片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好奇心和学习兴趣,自然导入课题。 小和尚出场 聆听感受 (1) 播放小和尚出场的音乐,说:“同学们,让我们先来听听这段音乐,感受一下它的情绪是怎样的,你觉得是谁首先向我们走来呢?这段音乐给你带来了什么样的感受?” (2) 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聆听感受,如“活泼、欢快”等,对学生的感受进行肯定和补充。 (3) 说:“这段音乐给人一种活泼、欢快的感觉,就像小和尚蹦蹦跳跳地向我们走来。接下来,我们通过乐谱视频再感受一下这上下起伏的旋律,同时注意听音乐中加入的木鱼和锣的声音哦。” (4)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