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495838

5.3 生活中的透镜 课件(共22张PPT)2025-2026学年物理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

日期:2025-11-26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19次 大小:52636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八年级,北师大,物理,学年,2025-2026,PPT
  • cover
(课件网) ● 考点清单解读 ● 回归教材·图片全解 第三节 生活中的透镜 第三节 生活中的透镜 ■考点一 放大镜、幻灯机和投影仪、照相机 1.放大镜 成像原理 放大镜是一个凸透镜。 把放大镜放在物体跟眼睛之间,适当调整距离,我们就能看清细小的物体 成像 光路图 第三节 生活中的透镜 续表 成像 特点 ①像距大于物距;②物、像同侧;③成放大、正立的像 使用 方法 放大镜在使用时,物体到它的距离要小于 1 倍焦 距,要使看到的像大一些,可将放大镜远离物体 第三节 生活中的透镜 2. 幻灯机和投影仪 成像原理 投影仪(或幻灯机)的镜头是一个凸透镜,来自投影片(相当于物体)的光,通过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在屏幕上形成一个放大的像 成像 光路图 第三节 生活中的透镜 续表 成像 特点 ①投影片(或幻灯片)到镜头的距离小于镜头 到屏幕的距离;②像和投影片(或幻灯片)在镜 头的两侧;③投影片(或幻灯片)在屏幕上成放 大、倒立的像 使用 方法 投影仪(或幻灯机)在使用时,投影片(或幻灯 片)要倒放,使屏幕上的像看起来是正立的。 要 使像大些,应使镜头靠近投影片(或幻灯片), 同时投影仪(或幻灯片)远离屏幕 第三节 生活中的透镜 3. 照相机 成像原理 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来自物体(人或景物)上每一点的光经过照相机的镜头后都在底片上会聚成一点,所有会聚的点就形成了被照物体的像 成像 光路图 第三节 生活中的透镜 续表 成像 特点 ①物体到镜头的距离大于镜头到胶片的距离; ②像和物体在镜头的两侧; ③物体在胶片上成缩小、倒立的像 使用 方法 拍照前,要调节镜头到胶片的距离。拍摄近景时,镜头向前伸离胶片远一些;拍摄远景时,镜头往后缩,离胶片近些 第三节 生活中的透镜 典例 1 生活中随处可见的透镜。下列关于透镜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人脸经摄像头成倒立、缩小的像 B. 电影影片经投影仪成正立、等大的像 C. 通过照相机看远处的树是倒立、放大的像 D. 透过鱼缸看见的鱼是正立、缩小的像 对点典例剖析 第三节 生活中的透镜 [解析] [答案] A 仪器 成像情况 判断 A 摄像头 倒立、缩小的像 正确 B 投影仪 倒立、放大的像 错误 C 照相机 倒立、缩小的像 错误 D 鱼缸(放大镜) 正立、放大的像 错误 第三节 生活中的透镜 典例 2 外出旅游,照相机是我们必备的工具,它能记录我们沿途所见的美丽风光,在照相机构造中有一个关键的成像光学元件,它相当于一个 ( ) A. 反光镜 B. 凹面镜 C. 平面镜 D. 凸透镜 第三节 生活中的透镜 [解题思路] [答案] D 第三节 生活中的透镜 ■考点二 显微镜和望远镜 1. 显微镜 主要 构造 物镜 靠近被观察物体的一组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 像,其作用相当于一个投影仪镜头 第三节 生活中的透镜 续表 目镜 靠近眼睛的一组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其作用相当于一个普通的放大镜 原理 显微镜就是利用两个透镜放大作用的组合制成 的。利用这一结构,先通过物镜使物体成一倒立、 放大的实像,然后用目镜把这个实像再一次放大。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物镜放大倍数与目镜放大 倍数的乘积 第三节 生活中的透镜 续表 调节 物镜成倒立的实像,目镜成正立的虚像。因此,眼睛看到的像相对于原物是倒着的。当从显微镜中观察到物体偏上时,应向上移动载玻片 第三节 生活中的透镜 2. 望远镜 主要 构造 物镜 靠近被观测物体的透镜叫物镜,它的作用是使远 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相当 于一架照相机 第三节 生活中的透镜 续表 目镜 靠近眼睛的透镜叫目镜,它的作用相当于一个放 大镜,把物镜所成的像放大 原理 物镜的焦距长,而目镜的焦距短,利用这一结构, 先通过物镜使物体成一倒立、缩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