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496222

第5章 第4节 牛顿第三运动定律(课件 学案 练习)高中物理 鲁科版(2019)必修 第一册

日期:2025-10-07 科目:物理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19次 大小:733325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必修,2019,科版,物理,高中,学案
    第4节 牛顿第三运动定律(强基课—逐点理清物理观念) 课标要求 层级达标 理解牛顿运动定律,能用牛顿运动定律解释生产生活中的有关现象、解决有关问题。 学考层级 1.形成初步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概念,能用力作用的相互性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相关问题。2.能够通过现代仪器,设计实验,验证牛顿第三运动定律的正确性。 选考层级 1.理解牛顿第三运动定律内容,会应用牛顿第三运动定律解释日常生活中看似矛盾的现象。2.能区分平衡力与作用力、反作用力,并通过转换对象,进行问题求解。 逐点清(一)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多维度理解] 1.定义:物理学中,把物体间的一对_____称为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可以把其中的任意一个力称为作用力,则另一个力就称为反作用力。 2.特点:力的作用总是相互的。相互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既可以存在于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也可以存在于不接触的物体之间。 3.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认识 (1)三个性质 异体性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分别作用在彼此相互作用的两个不同的物体上 同时性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 相互性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相互的、成对出现的,且性质相同 (2)四个特征 等大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总是相等的 反向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方向总是相反的 共线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在同一条直线上 同性质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性质总是相同的 [全方位练明] 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用手拍打墙壁,手也很疼,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 (2)地球在吸引物体的同时,也被物体吸引。(  ) (3)两个物体只有接触才存在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 2.关于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下列正确的说法是(  ) A.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性质相同,总是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 B.某物体若只受一个力的作用,说明可以只有作用力,而没有反作用力 C.凡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必定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D.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合力为零 3.2023年10月31日,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当着陆后的飞船静止在地球表面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飞船对地球表面的压力大于地球表面对飞船的支持力 B.飞船对地球表面的压力小于地球表面对飞船的支持力 C.飞船对地球表面的压力与地球表面对飞船的支持力大小相等 D.飞船对地球表面的压力与地球表面对飞船的支持力方向相同 逐点清(二) 牛顿第三运动定律及其意义               [多维度理解] 1.内容: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_____,方向_____,作用在同一条_____上。 2.表达式:F=_____,其中F、F′分别表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负号表示两个力_____。 3.意义:揭示了物体之间_____的规律,使人们不仅可研究单个物体的运动,还可把存在相互作用的各个物体的运动联系起来进行研究。 4.对牛顿第三定律的认识 (1)对于任何物体,在任何条件下牛顿第三定律都是成立的,与作用力性质、物体质量大小、作用方式(接触还是不接触)、物体运动状态及参考系的选择均无关。 (2)牛顿第三定律说明了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中,若一个产生或消失,则另一个必然同时产生或消失,否则就违背了“相互关系”。 (3)当某个力不方便直接分析或求解时,可利用牛顿第三定律转换研究对象,通过分析求解反作用力,从而快捷地解决问题。 [典例] (多选)如图所示,我国有一种传统的民族体育项目叫作“押加”,实际上相当于两个人拔河,如果甲、乙两人在“押加”比赛中,甲获胜,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对绳的拉力大于乙对绳的拉力,所以甲获胜 B.当甲把乙匀速拉过去时,甲对绳的拉力等于乙对绳的拉力 C.当甲把乙加速拉过去时,甲对绳的拉力大于乙对绳的拉力 D.甲对绳的拉力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