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对人有礼貌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分析: 《对人有礼貌》是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养成良好习惯”中的第3课,本单元分别对学生的作息、饮食、言行举止、游戏四个主要生活内容的习惯养成加以教育指导。 本课的“懂礼貌”“与同伴友好相处”是《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第一学段“道德修养”核心素养目标的主要内容之一,“尊敬师长、对师长有礼貌”是“入学教育”学习主题的重要内容。 本课关注学生懂礼貌的言行习惯,设置了两个递进板块,分别是“礼貌暖人心”、“时时有礼貌”,共分为两个课时。本节课为第一课时,“礼貌暖人心”呈现了日常生活中用礼貌用语进行交往的四种典型场景,每一个场景都有不同代表的礼貌表现,接着本板块还呈现了有礼貌的其他行为表现形式,这既是继续进行对人有礼貌的方法指导,更是对“对人有礼貌,大家都温暖”情感的深入体验。本课时为第二课时培养“时时有礼貌”的行为习惯打下了认知和情感基础。 二、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刚进入小学,对学校生活中的人际交往,学习生活的规现在很多家庭都比较重视孩子的家教,大多数孩子都有礼貌,平时知道使用礼貌用语打招呼。但是对于礼貌的认识还比较浅显,对于为什么要对人有礼貌的价值认知还不明确,且在生活、学习中,受到环境、网络视频和家长等影响,可能会有不文明言语和行为情况而不自知,还不能坚持在各方面做到言行有礼。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具有较强的模仿能力和可塑性,需要通过具体的引导和教育来培养他们养成对人有礼貌的好习惯,对于他们适应小学生活、形成良好的个人品德和社会公德、构建更加和谐与友好的人际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三、目标确定: 1.学习礼貌用语,学会在不同场合使用礼貌用语。 2.理解礼貌待人的多种表现形式。 3.感受礼貌言行带给彼此的温暖,认同礼貌待人的积极意义,初步萌发尊老爱幼、友爱同伴的价值观。 四、教学重难点: (1)重点: 1.学习礼貌用语,学会在不同场合使用礼貌用语。 2.理解礼貌待人的多种表现形式。 (2)难点: 感受礼貌言行带给彼此的温暖,认同礼貌待人的积极意义,初步萌发尊老爱幼、友爱同伴的价值观。 五、教学设计: 环节一:回望言有“礼”的生活。 1.教师面带微笑走进教室,主动和同学们挥手打招呼:“孩子们,大家上午好!”,引导学生积极回应。 生打招呼积极回应。 2.提问:同学们,刚刚老师走进教师时热情洋溢地和大家打招呼的时候,你们心里有怎样的感受呢? 生谈感受。 3.引出课题:《对人有礼貌》。 4.出示日常生活中礼貌行为和不礼貌言语的对比图,提问并引导学生思考:哪种言语更易于人接受?为什么? 生认真对比观察并思考,分享交流。 5.创设情境,以《甜嘴冬冬》的绘本故事呈现教材插图。 师:冬冬在幸福小区里生活着,身边的邻居朋友见了他,都夸他是个好孩子。为什么大家都夸他呢?秘密就藏在这四幅图里,我们一起去探秘吧! 生观察情境插图。 6.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图片中冬冬对人有礼貌的举动,同桌间说说哪些行为是有礼貌的表现。 学生分享反馈时,并引导学生理解礼貌用语的价值和作用。 生思考并同桌讨论、分享交流。 教师小结:冬冬在不同的情况下说了对人有礼貌的话,做了有礼貌的事,真是一个有礼貌的孩子,怪不得大家都夸赞他。 设计意图: 首先通过老师热情打招呼的言行,调动课堂氛围,由这个日常生活的细小行为引入本节课的学习,初步感受礼貌言行带来的温暖。接着创设甜嘴冬冬的故事情境,引导学生感受教材四幅图中礼貌用语的典型场景,在同桌讨论和分享的过程中明确对人有礼貌的言语表达。 环节二:感悟言有“礼”的温暖。 1.师:同学们,我们再仔细看一看这几个情境图,更深的秘密还藏在里面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