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349860

华东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单元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 第14课 广阔疆域上的统一国家(学案附答案及解析)

日期:2024-06-10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28次 大小:20591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统一,国家,华东,14课,解析,答案
  • cover
第14课 广阔疆域上的统—国家 一、学习目标、重点、难点 学习目标 1、记住清朝设置驻藏大臣、台湾府 的时间和清朝疆域的四至。 2、能说出清政府和谈时边疆地区及维护国家统一的主要措施。 3、能说出驻藏大臣的设置及武力平息大小和卓木的意义。 重难点 重点: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对西藏、新疆、云贵等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统治措施。 难点:1.康乾时期加强对少数民族控制的有关制度讲解时应把握好分寸。 2.“新疆”“改土归流”“金奔巴瓶掣签制”等历史名词的讲解。 二、知识概览图 盛世疆域 建立了对达赖和班禅的册封制度 平定西藏内乱 雍正时,设置驻藏大臣 乾隆皇帝制定了“金瓶掣签”制度 平定准噶尔部叛乱 乾隆平定大、小和卓木叛乱 设伊犁将军 云贵地区:实行“改土归流” 三、新课导引 “一座喇嘛庙,胜抵十万兵。”这是清朝乾隆帝 称赞承德避暑山庄围墙外那些寺庙的诗句。清康熙、乾隆年间,陆续在避暑山庄外建了12座大型寺庙。这些建筑,不仅融合了汉、藏、蒙古、维吾尔等族的建筑风格,而且与当时清王朝处理蒙古、西藏、新疆等边疆地区事务紧密相关,体现了康熙、乾隆两位皇帝颇具卓识远见的民族政策。如乾隆皇帝为表示尊崇西藏佛教、结好西藏政教领袖,仿照西藏布达拉宫,在承德兴建普陀宗乘之庙。庙内安放数以万计的佛像、供器,并有几百名藏、蒙古、满族喇嘛在庙内诵经。一些信奉西藏佛教的蒙古族和藏族民众,千里迢迢到普陀宗乘之庙礼佛,把这里视为圣地。1771年9月,乾隆帝还在此庙为土尔扈特部首领渥巴锡等,举行隆重的宗教仪式。清王朝尊重各族宗教信仰的做法,在一定程度上缓和厂民族矛盾,有利于国家的安定。所以,乾隆帝写出了上面的诗句。 〔思考讨论〕 在清朝的民族关系中还有哪些重大的历史事件 四、教材精华 知识点1 盛世疆域 “康乾盛世” 清朝康熙、雍正和乾隆三朝时期,赋役有一定之规;财政人多出少,人民得以休养生息,因而称“康乾盛世”。 思维拓展 清初出现“康乾盛世”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 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是清王朝的强盛时期,强盛的原因在于:皇帝勤于政事,国家无大战事、赋役有规、财政丰裕,人民休养生息。 清朝的疆域 北界西伯利亚,东北至黑龙江以北的外兴安岭、 库页岛,东临太平洋,东南到台湾及其附属岛屿钓鱼岛、赤尾屿,南及南海诸岛,西南抵喜马拉雅山脉,西越葱岭,西北达巴尔喀什湖北岸。 知识点2 驻藏大臣 加强对西藏的管辖:雍正帝设驻藏大臣 (1)当时西藏的情 况:明朝设乌斯藏都指挥使司,监督西藏地方行政事务。黄教领袖达赖和班禅逐渐巩固了自己在西藏的宗教和政治地位。清王朝正视这一现实,在清初册封了达赖和班禅。然而,由于达赖和班禅的转世多次引起西藏内部叛乱,准噶尔部首领策妄阿拉布坦乘机攻人西藏。于是,清王朝加强了对西藏的管辖。 说明 “达赖”的意思是海,“喇嘛”是西藏佛教对僧侣的尊称,意思是上师。“班禅”的意思是大师,“额尔德尼”的意思是珍宝。 (2)加强管辖:一是清军人藏平 定西藏的内乱,二是雍正时设置驻藏大臣加强对西藏地区的管辖。驻藏大臣的职责,是代表清朝政府,会同达赖、班禅,监理西藏事务,监督达赖、班禅圆寂后的转世程序。 作用:驻藏大臣制度,有利于西藏的安定和清朝的统一。 资料连接 “金瓶掣签”制度 内容:规定喇嘛教活佛转世的 人选,必须用中央颁发的金奔巴瓶抽签决定,由驻藏大臣监督,经中央政府批准生效。意义:“金瓶掣签”制度的确立,有效地防止了西藏大贵族利用活佛转世干预西藏政教事务,有利于西藏的稳定。同时,也使清朝中央政府对西藏的统治更加巩固。 平定准噶尔部的叛乱 康、雍、乾三朝,准噶尔部反 复叛乱,严重威胁边疆安全。清朝对准噶尔部的打击和最终平叛,使整个蒙古地区,以及西藏、青海和天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