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49966

华东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起步专项训练(学案无答案)

日期:2025-10-15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51次 大小:3017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华东,起步,答案,学案,训练,专项
  • cover
九年级历史复习与专项训练 主题:近代化的探索 班级: 姓名: 主备人 集体备课人: 组长签字: 选择题 1.鲁迅先生认为中国太难改变了,不是把鞭 出卷网子打在背上,中国自己是不肯动弹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就是打在中国背上的一鞭,使中国开始了 【 】 A.维新变法 B.宣传资产阶级革命思想 C.洋务运动 D.辛亥革命 2.中国近代化的历程开始于 【 】 A.禁烟运动 B.鸦片战争 C.太平天国运动 D.洋务运动 3.右表中的“运动名称”一栏应该填写 【 】 运动名称 口号 “民主”、“科学” 人物 陈独秀、胡适等 A.洋务运动 B.新文化运动 C.五四运动 D.土地改革运动 4.把李鸿章看成是一个彻底的卖国贼,这多少 出卷网是一种带有道德情感色彩的评判。他仍有值得肯定之处,其中有 【 】 A.开办福州船政局 B.抗击沙俄侵占雅克萨 C.创办开平矿务局 D.建立大生纱厂 5.2011年我国两会的主题是“民生”,人 出卷网大代表提出了“上学难、看病难、住房难”等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问题。孙中山在中国近代最早关注并提出“民生”,他的这一主张是 【 】 A.驱除鞑虏 B.恢复中华 C.创立民国 D.平均地权 6.当代美国著名的学者、历 出卷网史学家费正清写道:“它使传统中国二十余年的皇帝制度彻底崩溃,是中国帝制与共和意识的分水岭,尽管它的结局是悲剧性的。……”材料中的“它”是指 【 】 A.戊戌变法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7.《变法通议》是梁启超阐述维新变法理 出卷网论的主要著作。书中说“变法之本,在于人才,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梁启超认为要推行维新变法,从根本上说要改革 【 】 A.教育制度 B.科举制度 C.文化制度 D.政治制度 8.1923年,梁启超曾说:“革命 出卷网成功将近十年……觉得社会文化是整套的,要拿旧心理运用新制度,决计不能,渐渐要求全人格的觉醒。”这句话揭示了 【 】 A.维新派主张建立共和国 B.新文化运动的历史必然性 C.国民革命结束了封建专制制度 D.辛亥革命具有坚实的群众基础 9.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最主要的共同成果是 【 】 A.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 B.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C.传播了资产阶级思想文化 D.实现了民族独立 10.初二某班同学以“近代化探索”为主题的手抄报比赛,下列选项与此相符的是【 】 ①林则徐领带虎门硝烟 ②邓世昌血染黄海 ③ 李鸿章创办轮船招商局 ④康有为组织公车上书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1.2011年10月10日是辛亥 出卷网革命100周年纪念日。目前,全国政协已成立百年庆典筹备办公室,届时将隆重举行纪念活动。国台办也表示,支持海峡两岸各界共同举办纪念活动。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读图 图一 起义军占领楚望台军械库 图二 孙中山在总统府门前接受卫兵的致敬 ⑴对于辛亥革命的百年庆典,许多城市展开了对庆 出卷网典落户权的争夺。其中,很多人主张在武汉举行,也有不少人主张在南京举行。你支持哪一方?请依据上述图片提供的信息谈谈你的选择理由。 材料二 辛亥革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为中国革命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打开了闸门。 ⑵上述材料高度评价了辛亥革命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请你从政治、经济、思想方面分别概述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 政治上: 经济上: 思想上: 材料三 胡锦涛同志在纪念孙 出卷网中山先生诞辰1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人……从来就是中山先生革命事业的坚定支持者、合作者、继承者”。 近几年来,台湾国民党领导人吴伯雄、马英九等也强调“中国国民党一定继承中山先生的遗训,体现中山先生的精神”。 ⑶材料三中,国共两党均表示继承中山先生的未竟事业,你认为“继承”的内涵主要是什么?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