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503307

第22课 表里的生物 同步练习A卷(含答案)2024 -2025学年统编版(五四学制)语文六年级上册

日期:2025-09-25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48次 大小:1512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六年级,语文,学制,五四,统编,学年
  • cover
第22课 表里的生物 同步练习A卷2024 -2025学年统编版(五四学制)语文六年级上册 一、选择题 1. 下列对“表里的生物”中“生物”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 A. 表内精密的机械零件 B. 父亲编造的小蝎子 C. 儿童想象中的活物 D. 真实存在的昆虫 2. 课文中“我”的核心性格特点是( ) A. 胆小怯懦 B. 好奇善思 C. 固执己见 D. 粗心大意 3. 下列选项中,属于父亲为保护手表采取的措施是( ) A. 用玻璃罩住表内零件 B. 谎称表里有蝎子 C. 禁止“我”靠近手表 D. 以上都是 4. 课文中“滴答,滴答”的声音描写,其作用是( ) A. 渲染时间的流逝 B. 暗示表的神秘 C. 烘托“我”的好奇 D. 以上都是 5. 下列对“美丽的世界”的理解,最符合语境的是( ) A. 表内宝石和齿轮的视觉美感 B. 儿童眼中充满奇幻的想象世界 C. 父亲对手表的精心保护 D. 科学探索的奇妙体验 6. 课文结尾“我”见人就说父亲表里有蝎子,体现了( ) A. 儿童的天真与执着 B. 对父亲的不满 C. 对科学的误解 D. 对表的恐惧 二、基础知识 1. 文学常识 《表里的生物》作者是_____,他是中国现代_____、学者,代表作有诗集《_____》。 课文通过_____的视角,展现了儿童对未知世界的_____。 2. 根据拼音写汉字 xī shuài( ) qīng cuì( ) kǒng bù( ) 3. 选词填空 父亲_____地说:“只许看,不许动。”(严肃/严厉) “我”_____地盯着父亲的表,唯恐错过任何细节。(专注/专心) 4. 根据意思写词语 形容声音清楚悦耳:_____ 反复多次,形容次数多:_____ 5. 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改为反问句:“我”对父亲的表充满了好奇。 _____ 用“虽然……但是……”造句: _____ 三、课内阅读 阅读课文选段,完成下列问题。 选段一 “越不许我动,我的手指越想动,但是我又不敢,因此我很痛苦。这样过了许多天。父亲一把表放在桌子上,我的眼睛就再也离不开它。” 1. 这段文字运用了_____描写,表现了“我”_____的心理。 2. 分析“再也离不开它”的表达效果: 选段二 “父亲取出一把小刀,把表盖拨开,在我的面前立即呈现出一个美丽的世界:蓝色的、红色的小宝石,钉住几个金黄色的齿轮,里边还有一个小尾巴似的东西不住地摆来摆去。” 1. 这段环境描写的作用是什么? 2. 用“呈现”造句:_____。 四、课外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童年的望远镜》 我八岁那年,邻居张爷爷有一架旧望远镜。每次他用望远镜看星星时,我都蹲在旁边目不转睛地看着。有一天,我终于鼓起勇气问:“爷爷,我能看看吗?”张爷爷笑着说:“当然可以,但你要答应我,用完后要小心放好。” 我颤抖着接过望远镜,对准天空。哇!原本模糊的星星突然变得清晰,像撒在黑丝绒上的钻石。我兴奋地大喊:“爷爷,我看到北斗七星了!”张爷爷摸着我的头说:“孩子,宇宙很大,还有很多奥秘等着我们去发现呢。” 从那以后,我经常缠着张爷爷教我认星座。虽然我现在长大了,但每当我仰望星空,总会想起那架旧望远镜和张爷爷的话。 1. 文中“我”的主要行为是什么?体现了怎样的品质? 2. 张爷爷的话有什么含义? 3. 对比《表里的生物》,分析两位主人公在探索过程中的共同点。 五、写作 以“我发现了_____的秘密”为题,写一篇不少于400字的记叙文。要求结合观察过程,体现思考与发现的乐趣。 A卷答案 一、选择题 1. C 2. B 3. D 4. D 5. B 6. A 二、基础知识 1. 冯至;诗人;昨日之歌;儿童;好奇心 2. 蟋蟀;清脆;恐怖 3. 严肃;专注 4. 清脆;三番五次 5. 难道“我”对父亲的表不充满好奇吗? 虽然父亲不许“我”动表,但是“我”依然充满好奇。 三、课内阅读 1. 心理;好奇与痛苦交织 2. 突出“我”对表的极度关注,体现好奇心之强烈。 3. 通过视觉描写,展现表内世界的精美,强化“我”的震撼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