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504570

第1课 北京的春节 同步练习B卷(含答案)2024-2025学年统编版(五四学制)语文六年级下册

日期:2025-11-28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12次 大小:1611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六年级,语文,学制,五四,统编,学年
  • cover
第1课 北京的春节 同步练习B卷2024-2025学年统编版(五四学制)语文六年级下册 一、选择题 1. 下列关于《北京的春节》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课文主要描写了北京春节的独特习俗,与其他地区无关 B. 作者通过对比新旧社会的春节,表达对新时代的赞美 C. 元宵节的描写重点突出灯的数量多,种类少 D. “杂拌儿”“零七八碎儿”等词语体现了方言特色 2. 下列选项中,对“除夕真热闹”的理解有误的是( ) A. 用“赶作年菜”“贴对联”等具体活动表现忙碌 B. 通过“灯火通宵”“鞭炮声日夜不绝”渲染喜庆 C. 主要通过静态描写展现节日气氛 D. 体现了家庭团圆和传统文化的传承 3. 下列句子中,运用排比修辞手法的是( ) A. 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各形各色 B. 男男女女都出来踏月、看灯、看焰火 C. 腊七腊八,冻死寒鸦 D. 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 4. 下列关于课文语言风格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语言俗白清浅,充满“京味儿” B. 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增强表现力 C. 用词准确生动,如“色味双美”“火炽而美丽” D. 大量使用书面语,显得庄重典雅 5. 下列对“元宵节,处处悬灯结彩”的分析,错误的是( ) A. 运用排比手法,写出灯的数量多、种类多 B. 通过“一律”“清一色”等词强调灯的统一性 C. 用“火炽而美丽”直接表达作者的赞美之情 D. 详写灯的种类,略写放花炮、吃元宵 6. 下列对“腊八蒜”的描写,体现视觉和味觉结合的是( ) A. 蒜泡得色如翡翠,醋也有了些辣味 B. 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 C. 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 D. 元宵节,处处悬灯结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 二、基础知识 1. 文学常识填空 (1)《北京的春节》是_____(体裁),作者被授予“_____”称号。 (2)课文通过_____和_____的对比,突出新时代春节的健康与欢乐。 2. 根据拼音写汉字 (1)là bā( ) (2)zhēn zi( ) (3)mì jiàn( ) (4)tōng xiāo( ) (5)rán fàng( ) 3. 选词填空 (1)腊八蒜泡得_____,色味双美。(晶莹剔透/色如翡翠) (2)元宵节的花灯_____,让人目不暇接。(各形各色/五颜六色) (3)除夕之夜,鞭炮声_____,热闹非凡。(络绎不绝/日夜不绝) 4. 根据意思写词语 (1)形容非常热闹,声音不断。( ) (2)比喻节日或有喜庆事情的景象。( ) (3)形容事物或景象改换了样子,出现新气象。( ) (4)形容颜色鲜艳,花样繁多。( ) 5. 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改为反问句) _____ (2)男男女女都出来踏月、看灯、看焰火。(仿写排比句) _____ (3)即使不跑到街上去淘气,在家中也照样能有声有光地玩耍。(用加点词造句) _____ 三、课内阅读 阅读课文选段,完成问题 选段一 元宵(汤圆)上市,新年的高潮到了。除夕是热闹的,可是没有月光;元宵节呢,恰好是明月当空。元旦是体面的,家家门前贴着鲜红的春联,人们穿着新衣裳,可是它还不够美。元宵节,处处悬灯结彩,整条的大街像是办喜事,火炽而美丽。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全部《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这在当年,也就是一种广告。灯一悬起,任何人都可以进到铺中参观;晚间灯中都点上烛,观者就更多。 选段二 一眨眼,到了残灯末庙,学生该去上学,大人又去照常做事,新年在正月十九结束了。腊月和正月,在农村社会里正是大家最闲在的时候,而猪牛羊等也正长成,所以大家要杀猪宰羊酬劳一年的辛苦。过了灯节,天气转暖,大家就又去忙着干活了。北京虽是城市,可是它也跟着农村社会一齐过年,而且过得分外热闹。 1. 选段一中,作者如何描写元宵节的灯?请举例说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