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505886

24 京剧趣谈(新课预习.提高卷.含解析)

日期:2025-09-29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试卷 查看:28次 大小:6027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京剧,趣谈,新课,预习,提高,解析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4 京剧趣谈 1.下列选项中,画线字词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驰骋(chěng) 尴尬(gān gà) 戛然(jiá rán) B.奴婢(lú) 仆人(pú) 亮相(xiāng) 2.给下面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舞台方圆太小,马匹是无法驰骋   (chěng chěn)的。 (2)京剧继承、发展了中国传统戏曲的表现手段,终于战胜了这种尴   (gān jiān)尬   (jiè gà)。 3.下列每组词语不全是反义词的是(  ) A.虚拟一显示 高昂一低垂 B.非常一偶尔 饥饿一寒冷 C.紧张一放松 立刻一良久 D.整齐一杂乱 失去一得到 4.下列加点的词语用得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那紧张而又整齐的锣鼓声忽然一停,人物的动作也戛然而止。 B.同学们就是否参加这个项目的运动会商谈得不可开交。 C.不同人物在使用马鞭时,也各自形成了一套约定俗成的方法。 D.胜利一方抡圆了胳膊把手中的兵器(刀或枪)耍了个风雨不透。 5.下列句子关于京剧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京剧表演的四种艺术手法:唱、念、做、打,也是京剧表演四项基本功。 B.京剧有唱,有舞,有对白,有武打,有各种象征性的动作,是一种高度综合性的艺术。 C.京剧舞台上的角色划分成为生、旦、净、丑四种类型。 D.京剧舞台上的一切都是按照生活里的原貌出现的。 6.判断。用马鞭来表演骑马的好处是什么?对的打“√”,错的打“×”。 ①给演员以无穷无尽的表演自由:可以高扬,可以低垂;可以跑半天还在家门口,可以一抬手就走了一百里。    ②不同人物在使用马鞭时,形成了一套约定俗成的方法。    7.静态亮相。 (1)填空:俗话说“一动不如  ———,古诗也说“此时无声胜  ———。 (2)上面这句话讲的是下面哪种情况?    A.双方脸对着脸,眼睛对着眼睛,兵器对着兵器,一切都像被某种定身术给制服了。 B.双方正在对打,激烈到简直是风雨不透。 8.按要求改写句子。 (1)京剧发展、继承了中国传统戏曲的表现手法。(修改病句)     (2)没有这一“舔”。那饭碗也完全不必拿上舞台。(用恰当的关联词语把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     9. 京剧(节选) 中国地方戏曲种类繁多,为什么京剧会成为有代表性的大剧种呢?这有一来历。京剧来源于四个地方剧种:一是原来流行于安徽省一带的徽剧;二是流行于湖北的汉剧;三是流行于江苏一带的昆曲;四是流行于陕西的秦腔,又叫梆子。徽剧是京剧的基础。清朝乾隆五十五年,也就是公元1790年,为了给已经八十岁的乾隆皇帝祝寿,唱二黄的艺人高朗亭随“三庆”徽班进北京表演,很快受到了北京人的喜欢,皇族贵人也很爱看。随后,许多徽剧艺人来到北京。徽剧又和从湖北、江苏、陕西来的汉剧、昆曲、秦腔这三个在中国南北有影响的剧种不断交流、融会、演变、优化,最后聚精荟萃,形成有较高艺术魅力的京剧。 (1)根据短文内容连一连。 江苏 秦腔 陕西 汉剧 湖北 昆曲 (2)短文中画“ ”的句子是一个    句,在短文中有    的作用。 (3)短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4)根据短文中画“ ”的句子概括出京剧的特点。     10.查一查。 上网查一查和京剧有关的资料,并把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写下来。     24 京剧趣谈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1.【答案】B 【分析】考查了汉字读音的辨析。辨析汉字读音要注意平翘舌的发音及声调的不同,字音是和词义联系起来的,也可结合词义来辨析。 【解答】A.正确。 B.有误,“奴婢”的“奴”应读“nú”。相:[xiāng]互相。[xiàng]相貌;外貌。故“亮相”的“相”都读“xiàng”。 故选:B。 【点评】掌握汉语拼音,音节是中心,声韵调是基础,注意平时大量练习,熟能生巧。 2.【答案】(1)chěng; (2)gān gà。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