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50631

3.2.3 利用数值计算分析数据 课件+教案+素材 (3)

日期:2025-05-12 科目:信息技术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67次 大小:175957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3.2.3,利用,数值,计算,分析,数据
    3.2.3 利用数值计算分析数据 1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并掌握EXCEL公式与函数的概念和数据区域的表示 2、理解单元格的引用和复制 技能目标 1、掌握公式、常用函数的使用以及自动填充,并能运用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提高应用能力。 2、能对单元格的内容进行复制、粘贴 情感目标 1、亲身体验EXCEL的强大运算功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系统学习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和不断探求新知识的欲望。 2、向学生宣传低碳生活,努力做拯救地球的小义工。 2学情分析 教学对象为高一学生,他们已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能自主完成较高要求的学习任务。但我校的学生有零起点的和非零起点的学生差异性较大,因此在教学策略上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数据区域的表示 2、公式和常用函数的使用 3、单元格的复制、粘贴 教学难点:根据不同的需求选择选择恰当的函数,单元格的引用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展示全球变暖的图片 教师活动: (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展示全球变暖的图片 提问:这些图片描述了什么? 提倡拯救地球是你我的责任 提问:“你制造了多少CO2”———生活中有哪些是碳排放? 总结:无处不在排放CO2,提议低碳生活 学生活动: (看图片后思考问题,活跃气氛,为下面的学习设置悬念,激发兴趣。) 学生观看展示图片,小组讨论,积极思考,踊跃发言。 意图: 以图片展示作为导入,容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让学生知道全球暖化的情况,向学生宣传“低碳生活”。 活动2【讲授】讲授新课  任务1:使用Excel公式计算碳排放量 教师活动: 展示3个家庭上半年的自来水、电、天然气和汽车的使用情况,分析表格 提出∑“自动求和”的弊端,引出公式计算。 教师操作演示在上半年碳排放量表中公式计算的步骤: 第1步:选定要存放结果的单元格 第2步:在编辑栏输入“=” 第3步:输入算式 (强调单元格地址的引用) 第4步:按“回车键”或“√” 完成其余2户家庭的碳排放量总数计算(填充柄) 教师巡视辅导,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学生活动: 学生演示∑“自动求和”的方法(初中学过) 实践操作,用公式计算平均碳排放量,掌握公式的使用方法。 (建议小组交流、协作完成) 试着让一个学生上来演示 意图:在操作中熟悉公式法计算,以及填充柄的用法。 活动3【讲授】任务2: 使用函数计算碳排放量 教师活动: 分析公式计算的复杂,引出函数的计算。 教师演示在下半年碳排放量表中用函数计算总排放量的方法: “插入”菜单———函数———选择函数———函数参数 强调数据区域的选择 认识几个常用的函数:求和函数SUM、求平均值函数AVERAGE、求最大值函数MAX、求最小值函数MIN 教师巡视辅导,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学生活动: 实践操作,使用函数完成下半年碳排放量表的计算 (建议小组交流、协作完成) 学生自主探究找到另外两种插入函数的方法: 1、“插入函数”按钮fx 2、“自动求和”按钮∑下拉 活动4【讲授】任务3:单元格的复制 教师活动: 在年度总计表中输入数据,演示单元格内容的复制方法: 复制———选择性粘贴———数值 学生活动: 观察演示操作,注意选项的选择 活动5【活动】综合任务:完善家庭年度碳排放量总计表 教师活动: 教师巡视辅导,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找出学生使用不同的计算方法给予点评 学生活动: 所有同学把年度总计表的数据输入完整,使用函数或公式计算出总计值 意图:这是一个综合性的任务,学生可以根据学到的知识点,掌握函数和公式的综合应用,完成任务 活动6【活动】总结 教师活动: 1、总结使用公式和函数进行计算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2、提倡低碳生活 学生活动:学生试着自己总结 活动7【作业】课后作业 布置作业 计算家庭收支统计表 意图:运用所学内容解决实际问题 课件11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