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350866

第13课 抗日救亡运动 教学设计 (1)

日期:2024-06-11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38次 大小:1669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13课,抗日,救亡运动,教学设计
  • cover
第13课 抗日救亡运动 教学设 1教学目标 一、识记与理解 记住九一八事变发生的时间、地点,了解日本帝国主义在东北地区的暴行,概述全国抗日救亡运动高涨的情况,掌握西安事变发生的时间、发动者及其结果,理解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意义。21教育网 二、能力与方法 通过分析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和制造华北事变的原因,引导学生从世界的角度研究日本对外扩张的必然性,使学生 具有国际视野,全球意识;通过研究蒋介石实行不抵抗政策的原因,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通过了解西安事变后错综复杂的形势,讨论应当怎样解决西安事变,发展学生从全局出发,从大处着眼,冷静的分析、应对、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沟通分享的能力;通过收集 张学良、杨虎城生平的资料,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和信息获取与整理的能力。21·cn·jy·com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揭露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罪行,使学生充分认识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本质性,牢记民族恨,时刻警惕日本军国主义的复活;通过比较在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面前,中国社会各种政治力量的不同态度,培养学生的正确的价值取向,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从而弘扬爱国主义的精神;通过了解张学良、杨虎城生平,学习张学良、杨虎城为国家民族最高利益置个人生死于度外 的高尚品德,引导学生处理好个人利益与国家的前途命运的关系,努力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21cnjy.com 2学情分析 学生经过一年多的历史学科的学习,具备了一定的历史基础知识和综合分析能力。为教师在教学上提供了较大的空间。 初二的学生好奇心强,教师教学中要注重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从而使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兴趣,如果一开始就能抓住学生的求知心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校是一所乡级学校,学校的学生家庭经济条件一般,大多数学生对历史知识的了解主要来源于课本。学生课余查阅资料的途径局限性较大。大部分学生主要靠课本获取历史知识,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注意利用现有资源,挖掘教学潜力。给学生更多的历史背景资料,通过图片、配音、录像制造意境,制造浓厚的历史氛围,使学生产生亲临其境之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印象更加深刻。 3重点难点 重点:九一八事变 西安事变 难点:中国共产党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原因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播放《松花江上》 课前播放《松花江上》,让学生感受歌曲表达的流离失所、家破人亡的惨痛,体会对侵占富饶家乡的日寇的愤懑之情,营造气氛,神入特定历史环境,引起共鸣,激发探究欲望:“是什么原因使东北人民脱离家乡,抛弃宝藏,四处流浪?” 2·1·c·n·j·y 活动2【讲授】九一八事变 ㈠背景: 1、1927年6月,日本首相田中义一主持召开了“东方会议”制定了《对华政策纲要》,确立了“把满洲从中国分裂出来,自成一区,置日本势力之下”的侵华方针。他还提出:“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满蒙,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主观欲望)【来源:21·世纪·教育·网】 2、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对日本的打击最大,军国主义者妄图通过战争来摆脱困境。(客观刺激)21·世纪*教育网 3、蒋介石正忙于“围剿”红军(有利条件) ㈡经过: (播放918视频资料) 活动3【活动】探究 1、日寇为什么要制造柳条湖事件? (以此为借口,进攻东北军驻 地北大营,炮轰沈阳城) 2、性质:非正义的侵略战争。 3、面对日寇的侵略,作为中国政府 最高长官的蒋介石是何态度? (多媒体显示下列材料)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蒋介石给张学良密电内容:见教材P80辅栏“读读” 材料二 沈阳日军行动,可作为地方事件,望力避冲突,以免事态扩大。一切对日交涉,听候中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