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面壁十年图破壁 知行合一提质量———未央区2024年第二期校长论坛发言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大家早上好。 2024年1月12日,在高书记的带领下,我们前往灞桥区东城二小和西安铁一中陆港学校参观访学。两所学校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是从低谷崛起,短短几年,成为周边炙手可热的优质学校。 为什么?原因在哪里?我们的学校和这两所学校相比,差距在哪里?是因为老师的福利吗?是因为地段吗?核心原因到底在哪里?有没有追赶超越的可能?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改变自己的学校管理? 随着访学的深入进行,两所学校在深化教育科研方面的成效,给了我强烈的冲击。我结合自己学校的发展,找到了以下的答案,与大家分享如下,不到之处,还请多多批评指正。 答案一:课堂教学改革真推进 灞桥区东城第二小学“7Y”品质课堂的构建,给我很大的启示。“7Y”品质课堂经历“构建模式”“深化模式”“形成品质”三个阶段,呈现了“边学边交 自主领悟”课堂教学模式、“智慧交流 品质提升”课堂交流模式、“7Y”品质课堂三项研究成果。让我感触颇深的有两点:一是树立做“可持续”课堂建设的坚定信念,二是形成“发展性”课堂建设成果的坚定决心。 “向课堂四十分钟要质量”是我们的核心理念之一。为了让课堂真正成为质量提升的主阵地,先锋小学初步形成“5+15+15+5”的先锋课堂结构,提炼出“思维+知识点+学习单+小组合作”的先锋课堂特质。在前期进行的一系列公开课活动中,我们围绕“先锋课堂”一直在探索、推进。但和灞桥区东城第二小学“7Y”品质课堂8年深挖一口井相比,我们的课堂教学改革才刚刚开启。 做“真研究”,不是“表面化”,注重“形式”,轻视“深入”;不是“片面化”,重视所谓的“主课”,轻视所谓的“副课”。让课堂研究不断深入,让“好课堂”研究关注全学科,让“持续性”“发展性”成为本色。下一步,我们将深化“先锋课堂”教学改革,将“先锋课堂”做成学校深化内涵发展的一张靓丽的名片。 答案二:学习方式改革真落地 合作是铁一系列自下而上培养学生最重要的品质和最突出的特征。西安铁一中陆港学校的“团队行五人小组”颇有名气。奖励、活动,任何一项工作都是一体的。五人组的小组合作,解决的是真正的协作能力的培养。在合作中收获友谊、发展能力、学会团结、谦让、包容。 反思:未央区EEPO教育教学改革搞了6年,小组合作一度成为未央课堂的主流,在课堂教学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当看到灞桥区东城第二小学课堂上,小组合作中小白板的运用时,我还是有了“猴子掰玉米”的感觉。 我们在推进先锋课堂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拟重点打造“思维+知识点+学习单+小组合作”的先锋课堂特质。接下来,我们将持之以恒,深挖一口井,让课标中“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在“先锋课堂”落地生根。 答案三:教育教学真研究 西安铁一中陆港学校在教育教学结构化改革方面,所有老师80%的精力都用在教育教学研究和改革上。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创新是学校朝气蓬勃的基石。 如何激发和点燃教师研究教育教学的热情?———我们也一直在探索。一是将课题研究与课程建设相结合,给教师提供自主发展的思路和平台,在持续不断的推进中,精彩纷呈,看到了课程建设之于教师的生机与活力。目前,丰富的特色课程已初步呈现井喷之态。很多老师建立了个人的教育教学自媒体公众号,进行研究成果的积累与展示。 二是认真做好课题研究,做好学术论坛。2023年,2个陕西省“十四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成功立项;2个市级课题、5个区级课题成功立项;34个校本课题成功立项。参与课题研究人数达124人次。 三是做好两个教学节的磨课和展示。上半年,我们组织老师积极在“东前进之夏”教学节活动中上观摩研讨课。下半年,我们开启了首届“先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