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7课 全面内战的爆发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知道“双十协定”内容,记住重庆谈判和全面内战爆发的时间、国民党军队重点进攻的地区以及粉碎国民党重点进攻的重大战役,掌握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标志,理解抗战胜利后中共提出的反内战方针的背景和目的。培养学生依据基本历史史实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多媒体资料展示、课堂讨论等方法学习基本史实; 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活动,并能大胆发表观点; 组织学生积极主动地或独立或小组合作整理材料、分析材料、归纳材料,并在合作中不断丰富自己的情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做出的努力,认识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代表。 领会毛泽东“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著名论断,引导学生在战略上藐视对手,在战术上正视对手,在困难中看到成功,树立革命乐观主义精神。21·世纪*教育网 2重点难点 (1)重点:重庆谈判,国民党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被粉碎,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2)难点: 抗战胜利后的形势,国共双方在重庆谈判期间复杂的斗争 3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一副中共七大会场图 设问:1.该图反映的是什么时期的什么会议? 2.会议上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中指出抗战胜利后存在哪两种前途和命运?” ●教学新课 一、重庆谈判 1、学生看书,根据教材内容归纳抗战胜利后中国国内形势 :(1)蒋介石阴谋发动内战。(2)美国支持蒋介石。教师稍作分析,过渡到蒋介石连续三次电邀毛泽东到重庆谈判。 2、重庆谈判,通过创设历史情境,角色扮演,激发学生思考。 方案:请课前准备好的三位学生扮演”小记者”,分别就“蒋介石三次电邀毛泽东 ”、“毛泽东一行赴重庆”、“重庆谈判和双十协定”三项主题,利用多媒体PPT展示相关历史图片、文献、漫画、影视片段行进行报道(报道内容紧扣教学目标,凸显重要知识点),要求简洁大方、有新闻报道之风,每位记者报道之后,班级其余同学就老师提出的问题展开讨论分析,教师再作小结。 情境探究活动:假如你是当时的中国人,有何感想? 流程模式:小记者报道 + 民众分析讨论 + 教师小结 ◆ 记者甲报道:蒋介石三次电邀毛泽东 民众讨论 :1、蒋介石电邀毛泽东去重庆真的是为了“国家大计”吗? 2、那么他电邀毛泽东去重庆的真实目的是什么? 教师小结: ◆记者乙报道:毛泽东一行赴重庆 民众讨论 :1、毛泽东为什么要冒风险去重庆谈判? 2、毛泽东去重庆会改变蒋介石的既定方针吗?请举例说明。 教师小结: ◆记者丙报道:重庆谈判和“双十协定” 民众讨论 :1、重庆谈判又有何重大意义呢 2、蒋介石是怎样对待“双十协定”的呢? 教师小结: (教师过渡:事实证明,重庆谈判只是蒋介石准备内战的掩护,在完成内战部署之后,蒋介石冒天下之大不韪,悍然发动了内战。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二、全面内战的爆发 要求学生看书后回答:1.全面内战开始的时间和标志事件是什么?2.蒋介石全面进攻的结果是什么?教师通过投影《全面内战爆发前后美国对国民政府援助的情况》及《战争初期国共双方军事力量对比简表》,使学生认识到内战爆发时,国共双方实力的悬殊进而引出毛泽东“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著名论断及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 教师过渡:蒋介石全面进攻失败之后,又制定了重点进攻的作战计划。下面就以敌人重点进攻陕北为例来看看当时的情况。21cnjy.com 三、转战陕北 教师引导学生看书,找出有效的历史信息。 启发学生思考:为什么占绝对优势的国民党军队在短短一年的时间内,其进攻就被人民解放军挫败? 四、挺进大别山 此目再次采用小记者报道的形式活跃课堂,也使更多的学生有机会展示自我探究成果,合作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