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51011

第20课 城乡人民生存状态的沧桑巨变 教学设计 (1)

日期:2025-10-14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51次 大小:1622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20课,城乡,人民,生存,状态,沧桑
  • cover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20课 城乡人民生存状态的沧桑巨变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目标 1、知道我国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在改革开放前后的巨大变化。 2、了解我国城乡居民的消费结构发生的显著变化,理解其变化的原因。知道什么是恩格尔系数。 3、了解“五讲四美三热爱”“讲文明、树新风”“手拉手”“心连心”和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等活动的主要内容。【来源:21·世纪·教育·网】 4、知道我国实施的再就业工程和全国再就业工作会议确定的方针。记住国家在改革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中提出的“两个确保”2-1-c-n-j-y 5、了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就业制度改革取得的成就和人们就业观念发生了哪些变化。 6、理解我国初步形成的社会保障体系的主要内容和社会保障制度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叙说改革开放前后,人们在衣、食、 出卷网住、行、用等方面的主要变化,讲述孔繁森、蒋筑英、徐虎、李向群等优秀人物的故事,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通过引导学生观看典型历史图片,讲述典型事例等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21·cn·jy·com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对孔繁森、蒋筑英、徐虎、李向群等优 出卷网秀人物先进事迹的学习,学习他们敬业爱岗、艰苦奋斗、助人为乐、勇于奉献的精神,努力学习,奉献社会,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 2、通过对社会保障体系的初步建立的学习使学 出卷网生认识到我国己逐步建立和完善了社会保障制度,有利于改革发展和社会稳定,是适应社会发展和需要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 2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理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生活的历史性巨变的表现及其原因; 改革开放以来就业制度的变化及所取得的成就; 社会保障体系的主要内容和重要作用。 2.教学难点 对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提高后如何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二者的关系的把握; 改革就业制度与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之间的关系 3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 ,导入新课 让学生回顾以前学过的知识:作出改革开放伟大决策的会议是哪次会议,时间是? 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是?由此导入新课。 二、题板书与目标展示 1、课题板书 2、目标展示(知识目标) 三.自主学习与探究 (1)20课 1、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在改革前后有怎样的巨大变化? 2、城乡人民在衣、食、住、行、用等方面发生怎样变化? 3、我国城乡居民的消费结构发生变化原因是什么?什么是恩格尔系数? 4、精神文明建设中所倡导的活动有哪些? 5、精神文明建设中涌现出来的优秀人物、文明城市、文明村镇分别是什么? (2)21课 1、我国就业制度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就业制度变化的目的又是什么? 2、改革开放以为我国就业制度发生了怎样的历史性变革?取得了哪些成就? 3、为促进下岗职工再就业,国家采取了怎样的措施? 4、随着就业制度的改革,人们的就业观念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5、解决农民的就业问题上取得怎样的成就? 6、我国初步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的措施/内容是什么? 7、社会保障制度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是什么? 四、交流与合作学习 1、学生合作学习自学提纲与交流。 2、教师巡回指导。 五、 学生展示学习成果 (1)20课 [人民生活的历史性巨变] 1、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在改革前后有怎样的巨大变化? (1978年,城镇居民年人 出卷网均可支配收入为343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134元,有2.5亿农村贫困人口尚未越过温饱线.。2003年,全国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8472元,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提高到2622元,我国农村中的分困人口己不到3000万人,占农村人口的3%以下,创造了消灭贫困的世界奇迹.) 2、城乡人民在衣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