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511071

人音版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竹子冒尖尖》教案(表格式)

日期:2025-10-20 科目:音乐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66次 大小:2458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人音版,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竹子冒尖尖
  • cover
《竹子冒尖尖》教案 学科 小学音乐 年级册别 一年级下册 共1课时 教材 人音版 授课类型 新授课 第1课时 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 《竹子冒尖尖》是人音版一年级下册歌曲,以生动语言描绘竹子春天生长情景。旋律欢快、节奏强、富童趣。由两个乐段构成,第一乐段节奏明快、旋律简单,第二乐段节奏和旋律稍有变化与难度,但整体适合一年级学生学唱。 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好奇心强、活泼好动,以形象思维为主、善于模仿,身心可塑性强。有意注意时间短,需用游戏等多样教学方式调动积极性。此阶段学生自我管控和理解能力差,教师要及时管控课堂、耐心引导,培养学生音乐兴趣。 课时教学目标 审美感知 1. 通过学习歌曲《竹子冒尖尖》,体验三拍子歌曲的韵律。 2. 感受歌曲欢快、抒情的情绪,提升对音乐的感知能力。 艺术表现 1. 能用抒情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竹子冒尖尖》。 2. 能用碰铃和沙槌等多种表现方式为歌曲伴奏。 创意实践 1. 通过音乐游戏,结合《竹子冒尖尖》音乐,积极参与音乐实践活动。 2. 培养对三拍子音乐的表现力和创造力。 文化理解 1. 通过学唱歌曲,培养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乐观态度。 2. 了解江西民歌特色,感受音乐带来的快乐。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 能用抒情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竹子冒尖尖》。 2. 掌握三拍子歌曲的韵律,感受歌曲欢快、抒情的情绪。 3. 能用碰铃和沙槌等为歌曲伴奏,表现歌曲。 难点 1. 准确把握第二乐段节奏和旋律的变化。 2. 掌握“ XX X X”节奏型,并在演唱中准确表现。 3. 引导学生在音乐游戏中充分发挥创造力和表现力。 教学方法与准备 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示范法、游戏教学法 教具准备 课件、打击乐器(碰铃、沙槌)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师生问好 组织课堂 (1) 教师提前到达教室,整理教学用具,调试课件和乐器,以良好的状态迎接学生。 (2) 当学生陆续进入教室时,教师用亲切的微笑和热情的眼神与学生交流,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 (3) 待学生基本坐好后,教师站在讲台上,用温和而响亮的声音说:“同学们好!欢迎来到今天的音乐课堂。” (4) 引导学生整齐地回应“老师好”,并对学生的精神状态给予肯定和鼓励,如“大家精神饱满,真棒!” (5) 简单介绍本节课的大致内容和有趣之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今天我们要去一个充满竹子的地方,还会学一首好听的歌哦。” (6) 强调课堂纪律和要求,如认真倾听、积极参与、尊重他人等,确保课堂秩序井然。 (7) 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大胆表现自己,告诉他们无论唱得怎么样,只要积极参与就是最棒的。 (8) 再次确认学生都已做好上课准备,以愉快的心情开启本节课的教学。 1. 有序进入教室,安静坐好。 2. 热情回应老师的问候。 3. 认真倾听老师介绍本节课内容。 4. 牢记课堂纪律和要求。 评价任务 课堂纪律: 精神状态: 回应热情: 设计意图 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集中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后续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 音乐游戏导入 创设情境 (1) 打开课件,展示一幅美丽的山林春天的画面,画面中有嫩绿的竹子和可爱的熊猫,同时播放《竹子冒尖尖》的伴奏音乐。 (2) 教师充满激情地说:“同学们,欢迎来到今天的音乐课堂。让我们坐上小火车,出发一起去认识一位新朋友吧!”引导学生闭上眼睛,想象自己坐在小火车上,随着音乐的节奏前进。 (3) 音乐播放一会儿后,教师模仿熊猫的声音说:“小朋友们你们好,我是熊猫胖墩,很高兴认识你们!你们知道我最喜欢的食物是什么吗?”引发学生的思考和回答。 (4) 当学生回答出“竹子”后,教师给予肯定和表扬,如“你们真聪明,一下子就答对了!”然后继续说:“春天到了,山林里长出了好多新鲜的小竹子,你能帮我采摘一些吗?” (5) 出示节奏型“ X X X”和“ XX X X”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