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511355

探究与实践 交通运输在全球 教学设计(表格式)2025-2026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学期湘教版

日期:2025-09-21 科目:地理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76次 大小:40160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探究,学期,地理,七年级,学年,2025-2026
  • cover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地理 年级 七年级 学期 秋季 课题 探究与实践 交通运输在全球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教科书 书 名:义务教育教科书 地理 七年级上册 湘教版 -出卷网-:湖南教育-出卷网- 教学目标 1.区域认知:通过图文资料,让学生认识世界重要的海上交通要道的位置和在全球经济中的 地位,加深区域认知。 2.综合思维:通过阅读资料,让学生认识在传统海运和“一带一路 ”建设对我国和沿线国家 的意义,关注世界区域间的联系,培养系统观念和综合思维。 3.地理实践力:通过学习和阅读资料,提高学生获取信息和策划组织的能力,让学生展示“一 带一路 ”建设的成果。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1. 引导学生阅读苏伊士运河被堵事件的图文资料,认识苏伊士运河的地理位置和被堵事件对 全球经济发展的影响。 2. 引导学生阅读世界主要航线和主要海港分布图,学会综合利用图中信息,阅读专题地图。 找出世界著名的海上交通运输通道。 教学难点: 1. 在国际经济贸易的具体情境下,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分析出交通运输对世界区域经济的作 用。 2. 认识中国“一带一路 ”倡议下重点工程对全球经济联系和促进经济全球化的意义,并对中 国“一带一路 ”的发展建言献策。 教学过程 知识链接 教师在 PPT 中回顾上一节课《国际合作》 中的经典案例,汽车产业链的全球化合作。引 导学生,现代的汽车生产之所以能够在全球采集有价格优势的零部件,依靠的是什么? 学生回答:交通运输 教师创设情景:如果有一天,某个关键零部件能顺利生产,但因为运输问题无法及时到 达,会发生什么? 设计意图 : 链接了上节课国际合作的知识背景,通过情景的变化,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 探索欲。承前启后,引入到苏伊士运河被堵事件。 任务一:认识交通运输的重要性 问题链设计: 问题① 苏伊士运河在哪里? 教师展示不同尺度下的苏伊士运河位置,简单介绍苏伊士运河的位置、宽度等概况。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感性认识。一个如此小的地方堵住了竟然会影响全球经济。 问题② (提供材料)苏伊士运河堵塞事件对全球汽车产业链有什么影响? 教师提供图文材料,学生分为六人小组进行小组讨论,总结归纳苏伊士运河堵塞事件对全球 汽车产业链的影响。 预设学生回答:水平一可以答出“运输时间变长,运输成本增加 ”(这是书本有提示的 答案),水平二可以沿着汽车产业链答出“影响整车的生产时间和生产价格 ”、“影响汽车 的销售 ”等,水平三还可以从不同交通运输方式在国际贸易中的竞争角度出发,答出“海上 运输公司的成本提高,利润受损,选择海上运输的贸易公司减少 ”等。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分析材料、小组合作、表达观点的综合能力。 任务二:了解世界重要的海上运输通道 问题链设计: 问题③ 阅读材料,分析为什么海上运输在全球经济发展中有如此重要的地位? 教师展示材料,包括主要交通运输方式的对比、世界航线和海港分布、海运的历史等,让学 生阅读材料,提取信息,小组合作,总结归纳海上运输的优势。 预设学生回答:运量大、运价低,成本最低;海运发展历史悠久;海上运输线路繁多,已经 形成网络化。 设计意图:从任务一的事件个例推广到海上运输这一交通方式,调动学生迁移运用、提升归 纳的能力。 问题④ 阅读材料,分析苏伊士运河为什么能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海上咽喉 ”? 教师从地理位置出发,展示图片,和学生一起分析苏伊士运河的特殊地位。 预设学生回答:地理位置重要,位于亚、非、欧三大洲交界处;是大西洋至印度洋和太平洋 贸易运输的最短航道。 设计意图: 回归学生熟悉的材料,并对“海上咽喉 ”的特征建立认识。在上一个问题的基础 上分析“海上咽喉 ”的重要性。 活动 读书P127 图,找出世界重要的海上运输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