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51137

第11课 汉武帝的文治武功 教学设计 (2)

日期:2025-05-10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85次 大小:1633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11课,汉武帝,文治武功,教学设计
  • cover
第11课 汉武帝的文治武功 教学设计 1新设计 按照学讲方式,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完成教学目标,让历史课堂轻松而有趣。 2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记住汉朝建立的时间及都城,汉武帝在都城创办的学校,汉武帝推行独尊儒术,以及颁布推恩令的作用。理解汉武帝开疆拓地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初步掌握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对学生进行维护国家统一的教育。 3学情分析 初一学生刚接触历史这一学科,有着很高的积极性,课堂上可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来源:21·世纪·教育·网】 4重点难点 重点:尊儒术,兴太学,推恩令,开发边疆 难点:大一统概念,推恩令实施的作用 5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诗词导入 同学们,毛泽东有一首词中写道: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同学们知道“秦皇”是谁?“汉武”又是谁啊?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历史上汉朝最有名的皇帝,汉武帝,他为巩固国家统一做了哪些努力?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活动2【导入】讲授新课 (一)独尊儒术,兴办太学 过渡:汉武帝一生功绩卓著,在思想,政治,经济,军事各方面都有所作为,首先,我们看看他在思想文化领域做了什么?21·世纪*教育网 自主学习任务: 汉朝建立的时间及都城? 汉武帝为了在思想上巩固统治,听从了谁的建议采取了什么样的措施? 汉武帝在都成办了什么学校?当时的博士和现在的博士有什么区别? 学法指导:请同学们安静的自学本目内容,能在文中找出答案的在书中进行圈划,有不理解的标记下来。时间约5分钟。 学生展示,教师简单补充。 合作探究: 1、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目的是什么? 2、 大一统是什么意思? 3、秦始皇和汉武帝对待儒家的态度有什么不同? 小组代表发言,教师归纳总结,并指出秦始皇和汉武帝对待儒家的态度虽然不同,但其根本目的是相同的,都是维护自己的统治。2-1-c-n-j-y 教师展示讲经图,假如现在的课堂回到当时,我被称为什么?你们呢?口中讲述的应是什么内容呢? (二)政治上的大一统—推恩令 1 、当时,西汉面临什么样的问题?汉武帝采取了什么措施来解决这一问题。 学生回答。 活动一:穿越时空,分角色体会推恩令 教师:推恩令形软实硬,非常高明,你怎么看呢? 教师按组分配角色 1、2组--汉武帝 ,3、4组--诸王,5、6组--王的除嫡长子之外的其他儿子 其他组--老百姓2·1·c·n·j·y 过渡:京城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 --《史记》 从这段史料中,你能看出当时经济发展如何? (三)、经济上的大一统 为巩固国家统一,汉武帝在经济上还采取了什么措施? 汉武帝采取的经济措施起到了什么作用? 教师展示汉朝五铢钱 学生思考: 汉朝的货币与秦朝的货币有什么异同点?(引导学生观看秦汉时期的货币图片,也可以回顾从战国时到汉朝货币特点的变化。)21·cn·jy·com (四)开发边疆 汉武帝在军事方面巩固国家的统一,采取的措施就是开发边疆。 自主学习: 1、汉武帝分别在南方、西南、以及西北开发了哪些地区? 2、参照地图,找出以下几个地方的位置长安、敦煌郡、益州郡。 活动3【活动】拓展延伸 汉武帝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皇帝,请同学们说说:我心中的汉武帝是-- 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畅所欲言,并且选出小组代表进行全班发言。 活动4【活动】课堂小结 让学生自己梳理本课的知识框架,以小组为单位设计在小黑板上,最后在班级内展示。 最后,教师出示自己的课堂小结 活动5【导入】作业 当堂检测 1.在汉武帝时期,在太学里主持教学的是( ) A.硕士 B.博士 C.太学生 D.弟子员 2.允许皇族子孙领受皇帝的恩泽,把封地再分给自己的各位子弟,让他们去建立侯国,这些做法属于( ) A.颁布“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